首页
ESG双周报(第39期)
来源:可持续投资与ESG研究
作者:
2024-09-11

  【总览】

  一、国际ESG动态

  1.瑞士证券交易所推出“SIX 1.5℃Climate Equity”标志

  2.澳大利亚新法律赋予员工“离线权”

  3.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转型基金的投资是绿色基金的两倍

  4.泛欧交易所推出新的ESG工具——中小企业CSRD可持续发展报告咨询解决方案

  5.FCA将SDR可持续基金标签规则的实施时间推迟到2025年4月

  二、国内ESG动态

  1.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2.中国人民银行:下一步将研究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围,扩大再贷款规模

  3.证券期货业标准化将出“路线图”研制上市公司ESG、债券信披标准

  4.北京市属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实现“全覆盖”

  5.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5.0在外滩大会发布

  【详细】

  一、国际ESG动态

  1.瑞士证券交易所推出“SIX 1.5℃Climate Equity”标志

  8月22日,瑞士证券交易所(SIX Swiss Exchange)推出“SIX 1.5℃Climate Equity”标志,以帮助投资者识别那些现有商业模式和未来计划与《巴黎协定》中“将全球变暖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目标相一致的公司。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均可以自愿申请该标志。SIX表示,需要获得该标志的公司必须向SIX提供经批准的审核员的确认,证明其符合所有标志要求。该标志的有效期为一年,必须每年更新一次,并提交更新的确认。SIX根据既定的可持续性原则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气候科学的科学共识定义了这一标志。

  2.澳大利亚新法律赋予员工“离线权”

  据新华社报道,澳大利亚26日实施一项新法律,赋予打工人“离线权”(right to disconnect),即员工下班后忽略不合理的工作电话和电子邮件是合法的。根据该法规定,雇主在工作时间之外出于非必要原因联系员工,将面临最高9.3万澳元(约合44.93万元人民币)罚款。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还预计此举将提高生产力。“离线权”通常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之外,可断开数字工具而免于从事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或通信的权利。欧盟于2021年通过的《离线权指令建议文本》就对“离线权”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根据欧盟文本,“离线(disconnect)”指,在工作时间之外,不直接或间接通过数字工具从事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或通信。据公开信息,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等20多个国家都已在澳大利亚之前赋予打工人这一权利。

  3.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转型基金的投资是绿色基金的两倍

  9月5日消息,根据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发布的一份新报告,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者兴趣似乎发生了重大转变,转向投资能够实现“棕色到绿色”转型的公司,而不是主要关注已经实现绿色的投资,过去两年来,欧盟转型基金的净流入量几乎是环境基金的两倍。报告发现,与绿色基金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转型基金往往对化石燃料行业的投资比例要高得多,与未被指定为可持续基金的水平相似。然而,转型基金的化石燃料投资高度集中在“被ESG评级机构评为行业内环境领导者并有可能为欧盟环境目标做出贡献的公司”,而且还倾向于化石燃料和公用事业公司发行的绿色债券。转型基金在公用事业公司发行的证券中的投资比例也高得多,ESMA指出,这表明‘转型’基金策略可能更倾向于支持更广泛过渡的行业。

  4.泛欧交易所推出新的ESG工具——中小企业CSRD可持续发展报告咨询解决方案

  欧洲市场基础设施提供商泛欧交易所(Euronext)近日宣布推出一系列新的ESG投资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相关工具。新工具包括一项解决方案,使上市公司能够与同行业企业进行ESG绩效比较,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ESG咨询服务,帮助它们适应欧盟新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的披露要求。新的解决方案是泛欧交易所可持续发展周活动的一部分,泛欧交易所还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和工具,包括新的协作可持续金融生态系统“泛欧交易所可持续网络”,并发布了《2024年ESG趋势报告》,旨在深入了解上市公司在ESG报告绩效方面的进展和对ESG法规的采纳情况。泛欧交易所的ESG咨询解决方案,专注于支持中小企业实施CSRD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ESRS)。

  5.FCA将SDR可持续基金标签规则的实施时间推迟到2025年4月

  9月9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宣布将把要求资产管理公司遵守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投资产品的一些新“命名和营销规则”的要求推迟到2025年4月,以便为公司提供更多时间来满足新标准。新规则是FCA于2023年11月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披露要求(SDR)的一部分,旨在帮助投资者评估投资产品的可持续性,并避免投资组合经理的“漂绿”风险。新的命名和营销规则原定于2024年12月初生效,目前FCA已将实施时间推迟到2025年4月2日。SDR还包括一项反洗绿规则,适用于FCA授权的公司关于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环境或社会特征的所有沟通,旨在确保所做的声明公平、清晰、不具有误导性,并与产品或服务的可持续性相符。反漂绿规定于2024年5月生效,不受该公告的影响。

  二、国内ESG动态

  1.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8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分步分类推动构建覆盖各类金融机构的差异化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鼓励金融机构主动披露环境信息,逐步提升碳排放和碳减排信息披露水平。加强绿色低碳转型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完善监管手段,鼓励金融机构针对长江经济带环境风险,适时开展压力测试,提升气候和环境风险识别、监测和防控水平。加强金融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健全重大环境风险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建立负面信息分类管理机制,在绿色项目融资审批中充分考虑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情况,强化资金流向监管,防范“洗绿”、“漂绿”风险。

  2.中国人民银行:下一步将研究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围,扩大再贷款规模

  9月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首先是完善政策体系。对照美丽中国建设总要求,要出台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安排。研究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围,延长政策期限,扩大再贷款规模,为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提供更多低成本资金支持。将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的表现纳入绿色金融考核评估范围,加强评估结果运用,以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其次是丰富金融市场工具。高标准建设绿色债券市场,强化绿色债券发行、存续期和第三方评估管理,特别要防范漂绿、洗绿等问题。进一步丰富绿债品种,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再次是加强部门协同。建立健全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保障体系,提高绿色金融标准的系统性、一致性、权威性和可执行性。

  3.证券期货业标准化将出“路线图”研制上市公司ESG、债券信披标准

  近日,证监会科技司组织起草了《加强证券期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简称《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并于近日面向行业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到,支持通用基础等领域制定国家标准,行业细分领域制定团体标准,同时鼓励经营机构自主建设企业标准。值得一提的是,监管部门方面将推动上市公司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债券等相关信息披露标准研制,鼓励行业设立专职标准化人员。《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围绕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需要这一主线,采用重点任务逐一列条的方式,分为五大部分43条任务。其中,第二部分占用篇幅最多,主要是从开展通用基础、数据治理、业务标准、信息披露、信息技术、金融科技、绿色证券、信创标准体系建设八个方面,推动重点领域标准研制。第四和第五部分则着眼于从人才培养配套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为行业标准化工作打好基础。

  4.北京市属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实现“全覆盖”

  据9月2日消息,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动举办ESG中国·京津冀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布会。北京市国资委以ESG信息披露为抓手,首次实现市属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全覆盖”。北京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市国资委推动市属国企践行ESG理念的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效。市国资委以集团公司试点为抓手,选取首钢集团、北控集团、京能集团、国资公司、北京电控、北汽集团、北辰集团等7家改革基础较好、国际化程度较高、主营业务与ESG议题关联度较强的市管企业作为ESG工作试点企业,率先从集团层面推动ESG工作。此外,市国资委将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情况纳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考核,截至目前,58家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实现“全覆盖”,ESG相关专项报告发布率达到93.1%,较去年增加13.5个百分点。

  5.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5.0在外滩大会发布

  9月6日,在2024上海外滩大会见解论坛上,湖州市发布了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5.0。2018年6月,参考负责任投资原则(PRI)等国际准则,湖州发布国内首个区域性融资主体ESG评价模型。此后,持续对ESG评价模型进行迭代升级,上线ESG评价数字化系统,有效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4.0相比,5.0在模型指标设置、评价方法以及评价过程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它不仅融合了国际标准,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发展实践,特别是结合“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的部署要求,在环境维度上突出了“双碳”目标导向,引入了“碳账户”数据,对企业碳排放情况进行量化评估,有效引导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同时,结合行业特性,构建了适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四大行业门类的评价模型,实现了从“全域通用”到“分类定制”的跃升。这一创新做法,使得评价体系更加贴近实际,也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为了推动ESG评价体系的落地应用,湖州在多个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通过“ESG评分 绿色属性判定”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绿色贴标,并建立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库。在市政府出台的绿色金融2.0政策中,将企业ESG评级结果与绿色普惠贷款贴息挂钩,提供专项的政策支持。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将ESG评价应用于信贷、保险、债券等多个领域,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更低成本的绿色金融服务。

  说明:以上内容根据网络资讯信息进行整理,仅供参考。

  ESG咨询:010-85822148


阅读: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