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刚刚过去的2018年注定是令人难忘的一年。
这一年,监管政策日趋严苛,贸易摩擦扑朔迷离,市场震荡、企业“求生”成为2018年刻在资本市场最深的印记;股票质押爆仓、P2P爆雷、长租公寓爆雷等现象的接连发生,更是凸显了资本圈里的躁动与不安,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活下去”成为众多企业的一句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口号。
A股上市公司尚且高喊“活下去”,那么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新三板市场而言,2018年究竟是怎样的一年呢?
对此,犀牛君为大家总结了“新三板H”、“科创板”、“退市潮”等十大关键词,从这些关键词中透视2018年新三板这一年。
1、集合竞价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新三板集合竞价时代开启的元年。
2018年1月15日,集合竞价转让正式上线。彼时,市场人士认为,在集合竞价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以及不容易出现利益输送的情况下,已有大量新三板公司的股价快速回归至公允价格,这表明新三板正式走上了价值回归之路。
如今,集合竞价机制也已实施近一年时间,可以肯定的是,改革后的新三板交易制度,对于抑制价格操纵、防范利益输送作用明显,股价剧烈波动现象大幅减少,更多的新三板公司股票价值相对公允。
但也不得不感慨,集合竞价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交易的规范化,但对于市场期待的“流动性”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改善效果,新三板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依旧待解。
此外,在集合竞价机制下,操纵股价的行为仍在发生,针对这些问题,股转系统在交易和监管机制上仍有完善的空间。
2、新三板H
虽然集合竞价的实施并没有达到市场此前的预期,但好在“新三板H”的出现并没有让市场失望。
“新三板H”上市路径打通后,新三板公司掀起赴港上市热潮。仅2018年前十个月,就已有超20家新三板公司表示有意或已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目前,这一模式也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2018年12月24日,首单“新三板 H股”君实生物-B(01877)正式登陆港交所。新三板企业汇量股份(834299)则通过“拆分子公司”的方式成功登陆了港股市场,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港股上市新思路。
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更多优质的挂牌企业受益于这一模式。
3、指数下挫
8月6日,是三板圈难以忘怀的日子,原因无他,做市指数跌破了800点重要关口。
谁也不曾想,自2015年4月7日做市指数盘中报2673.17点迎来高光时刻以后,新三板市场便开启了“跌跌不休”模式。2017年11月15日,收盘首次跌破1000点,指数低于基准点位;2018年4月20日、8月6日分别跌破900点和800点重要关口,市场下行趋势不改。
从三板做市的运行时间轴来看,1000点和900点两个重要关口,破位时间间隔了156天,而800点整数关口的破位,距离900点关口破位却仅用了108天。更为关键的是,截至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三板做市指数报收715.13点,较历史最高点位已跌去70%,狂跌不止的趋势,让一众新三板市场投资者“心生凉意”。
三板做市指数持续下挫的背后,是大量样本股的持续下跌和优秀样本股的流失,也映射出市场对于新三板信心的持续下滑。总结起来,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挂牌质量参差不齐、投资者退出通道不畅等问题依旧是新三板的“硬伤”,也是做市指数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
所有三板市场参与者热切呼唤2019年的增量改革与存量市场的“再改革、再开放”能够拯救一下“一落千丈”的做市指数和市场信心。毕竟,若是按此趋势,做市指数离跌破700点关口似乎也不远了。
4、精选层
一直以来,新三板市场最期待的制度改革莫过于推出精选层。但转眼又过了一年,精选层何时落地依旧是个未知数,市场各方的耐心也正在被逐渐消磨。
不过,2018年12月28日,全国股转公司联合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了新三板系列引领指数方案,创新成指、三板龙头、三板制造、三板服务、三板医药等五只指数将于2019年1月14日正式发布指数行情。
新三板引领指数系列方案,重点聚焦具有新三板市场特色的优质民营企业,多维度表征挂牌公司特点,并引导进一步提升市场投融资对接效率。有新三板资深人士认为,从全国股转公司公告看,这个指数是服务新三板头部企业,此举可以理解为为新三板推出精选层做准备。
目前的新三板,“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这一信心的确立,急需市场给予相应的政策红利来实现,希望2019年精选层能尽快落地。
5、科创板
2018年虽没能等来精选层,却迎来了科创板的横空出世。
科创板提出后,关于新三板和科创板之间的关系也引发了市场的热议,“中国纳斯达克”之争成为焦点。科创板的推出真正会对新三板造成什么影响尚不得而知,但市场普遍认为,虽然科创板是当前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也许会使得新三板改革推出的时间略微延后,但新三板的改革势在必行。
市场总在失望中延续,在绝望中反弹。可以预期,随着科创板的政策突破,紧随其后的新三板“春天”或许也不远了。
6、存量改革
所谓“久旱逢甘霖”,在2018年市场持续低迷的境遇下,好在新三板还是迎来了部分改革红利。
10月26日,股转公司发布三大重磅存量改革组合拳,直指股票发行、并购重组以及做市商等市场运行核心。这也是继2017年12月推出新三板分层、竞价转让和信披改革组合三拳后,股转再推出的新一轮优化改革“组合拳”。
股转指出,此次改革主要着眼于现行存量制度改革优化,聚焦于完善市场融资功能、提升市场效率,同时也考虑了后续增量改革的统筹协调。
总体来看,取消定增35人限制、实行并审联查、打击任性停牌等改革在制度上的突破是显而易见的,也为未来的增量政策创造了更好的制度和市场环境。
虽然这些措施暂时还无法对当前低迷的新三板市场起到逆转的效果,但其积极意义在于说明了管理层有在听取来自市场一线真正的呼声和诉求,同时能够积极响应并落到实处,也让市场对于后续的增量改革更加充满期待。
7、股份回购
事实上,新三板股份回购制度的完善也是市场一直以来所迫切呼吁的。
2018年12月28日,股转公司发布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回购股份实施办法》(简称“《回购办法》”)。
根据《回购办法》,股份回购可分为竞价或做市方式回购、要约回购和定向回购三种,回购股份可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和减少注册资金三类用途。
虽然目前新三板回购股份还不能像A股一样作为库存股进行市值管理用于二级市场再减持卖出,但《回购办法》的出台明显赋予了公司更多的自主权,对回购程序也进行了简化,例如对挂牌公司回购股份不设置前置审查程序等。
同时,新的回购办法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企业的价值纠偏和股权激励需求,未来企业还可以通过回购解决三类股东和异议股东问题,也算是对市场功能比较好的完善。
8、个税
与回购制度一样,曾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的新三板二级市场交易个人所得税征收问题也已在年底前尘埃落定。
12月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三部门联合发文,新三板在二级市场买卖新三板股票比照上市公司股票,对差价收入暂免征收个税。但对于个人转让新三板挂牌公司原始股取得的所得,仍需要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此前,新三板投资者买卖股票是否需要交税一直没明确,还出现过多个新三板投资者被地方税务部门要求缴纳交易个人所得税的案例。问题浮出水面后,让许多新三板投资者倍感无奈,因为即使市场整体出现大幅亏损,但个人投资者也不能以亏损抵扣收益,而且只要有一笔盈利就要交税。
好在监管层及时关注到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并迅速做出了响应,从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认到12月正式发文,耗时仅3个月。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三板比照A股征税进一步明确了新三板市场地位,意义重大,此举将稳定新三板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新三板二级市场的交易,新三板改革政策也有望加速推进。
9、并购升温
对于今年的新三板市场而言,还有一个利好消息就是上市公司并购挂牌公司持续升温。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2018年以来共有59家挂牌公司被上市公司并购(数据只截取已实施完成的并购案例),交易金额达259.15亿元。随着上市公司“淘金”新三板的数量逐渐增加,这也表明新三板市场作为重要的并购“标的池”,对上市公司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当然,这也有利于上市公司与挂牌公司实现双赢。股转公司发言人表示,一方面并购升温体现了多层次资本市场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优质企业强强联合及相关产业整合升级;另一方面,也为新三板挂牌公司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退出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新三板“淘金”队伍里,国资绝对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据犀牛之星研究中心统计,2018年全年,国资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并购挂牌公司的交易就有27起(除去已停止实施的交易)。在整体市场环境趋冷之际,国资却频频出手,无疑更有利于盘活新三板市场活力,并引导更多资本重新审视和进入新三板市场。
10、退市潮
最后,说起2018年的新三板市场,“退市潮”成为不得不提的关键词之一。
据犀牛之星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新三板共有挂牌公司10691家,较去年同期减少了8.07%,这是新三板市场成立以来,首度出现挂牌企业数量下滑的情况。而这主要源于今年以来愈演愈烈的“退市潮”,截至12月31日,2018年从新三板退市的企业已经多达1517家,远超2017年的709家。
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新三板市场流动性过低、企业价值被低估、融资难且贵等诸多问题,表明市场对于新三板的信心不足。若是2019年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仍无法改善,新的改革措施不能及时推出,这波“退市潮”或将继续蔓延至2019年。
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现象也会倒逼新三板新政加速推出,下一步,只要股转公司能够尽快推出符合市场预期的利好政策,相信新三板很快将会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