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服务
民生加银董事长张焕南:公募基金要重视投研能力
来源:民生加银基金
作者:
2021-03-08

  刚刚过去的2020年,公募基金行业实现了规模和业绩双丰收,有人把2020年称为公募基金历史性“超级大年”、“公募基金大时代”的起始年,而在行业整体大好的同时,同业表现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行业两级分化格局日益加剧。

  民生加银董事长张焕南认为,对于基金行业来说,一条贯穿始终的基本规律就是投研能力,投研是基金公司的“压舱石”“定盘星”,是第一生产力,投研强,一强百强;

  同时,最根本原则是要始终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恪守“稳健源于敬畏”的理念,真正做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努力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民生加银旗下共管理80只公募基金,基金产品涵盖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货币型、指数型以及FOF型等多种产品类型,公募资产管理规模1721亿元,资产管理总规模2015亿元。

  2016年至2020年,民生加银非货币理财基金规模年度复合增长率高达53%,远高于同期行业平均17%的增速。

  如何看待公募基金的发展现状?

  如何积极参与和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

  基金公司应如何防“踩雷”?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焕南。

  公募基金的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经营报》:2020年,公募基金行业实现了规模和业绩双丰收,但同时,同业分化严重,你如何看这些现象?

  张焕南:对公募基金行业来讲,2020年整个行业取得了超越历史的发展成绩。我以为,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0年,我国率先走出了新冠疫情的阴霾,企业快速复工复产,经济社会运行逐步恢复常态,投资者重拾信心,这是“天时”;

  科创板设立,包括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外资等在内的长线资金进入股市,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和落地,为资本市场注入了“强心剂”,这是“地利”;

  长期以来,公募基金行业践行价值投资理念,不断提升投研水平,以稳定的业绩赢得投资者认可,“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共识逐渐深入人心,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在2020年得以集中体现,拉动了基金销售,这是“人和”。

  公募基金发展20多年来,行业两级分化格局日益加剧。从行业竞争来讲,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头部效应是行业充分竞争的结果,是基金行业高度市场化的体现,在这样一个行业里靠本事吃饭、拿实绩说话,不论谁都乐见其成;

  “忧”的是头部效应往往会带来“羊群效应”,导致盲目跟随、效仿,进而造成差异化发展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活力。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过去几年基金大幅“跑赢”指数的原因是什么?

  张焕南: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国经济体量的持续扩张、资本市场的快速成长和居民财富的不断增加,为公募基金“跑赢”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条件和机会。

  其次,“跑赢”源自监管部门持续不断的支持。多年来,监管部门一方面在大力改善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另一方面,十分重视提升行业发展“软环境”,适时健全完善行业监管体系,使公募基金成为当前机制最健全、运作最规范、业绩最透明的资产管理子行业。

  最后,“跑赢”凝结着行业发展的智慧和经验。归纳起来讲,主要是“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科学理念;

  二是坚持把维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忠诚履行受托责任;

  三是坚持理性专业、谨慎勤勉,持续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和风险合规管理,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四是大力弘扬和践行“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常怀敬畏之心,尊重科学和专业,发扬工匠精神,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生态链。

  确保安全是第一要务

  《中国经营报》:中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你认为,养老基金应该坚持怎样的投资风格,如何把控风险?

  张焕南: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公募基金是养老金的天然同盟军、命运共同体。从国际上看,公募基金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第三支柱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从国内看,我国公募基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投资研究、产品布局、合规风控、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雄厚实力,已成为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主力军,占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受托管理养老金的60%。

  近年来,公募基金更是积极参与和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初,已有超过100只养老FOF基金成立,总规模超500亿元。可以预见,凭借规范的制度设计和优异的投资业绩,未来在服务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公募基金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养老金业务的本质是管好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确保安全是第一要务,必须加强风险控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我的认识和理解,重点要把好三道关口:

  一是资产配置。要结合客户风险收益特征和负债期限结构,制定战略资产配置策略,确定大类资产配置的比例区间。典型的就是目标风险策略,以全部资产类别的最大可能损失之和,作为配置策略的风控底线,在此基础上确定合适的资产配置比例。

  二是投资策略。要以风险控制的具体要求为约束条件,对各类风险敞口进行主动管控,寻求最优投资策略。

  三是投资监控。要根据投资政策、投资授权、风险敞口、业绩表现等要素对投资进行监控,以达到投资和风控双层的风险控制,进而实现风险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中国经营报》:2020年基金投顾试点增至18家,你认为基金投顾试点的意义是什么?

  张焕南:基金投顾试点是监管部门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具体而言:

  第一,对于投资者来讲,通过引入投顾,走出“追涨杀跌”、短期交易等误区,投资者将分享基金产品中长期业绩上涨带来的收益,谈“基”色变,“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等现象,将逐步成为过去。

  第二,对行业来讲,基金投顾业务将促进公募基金从以产品销售为导向的卖方定位,转向真正以客户利益为中心、回归财富管理本源的价值定位,实现从产品销售向资产配置转变。

  第三,对销售渠道而言,试点将收费方式从收取申购赎回等产品销售费用,调整为按投资者保有资产规模收取投资顾问费,使得他们与投资人利益更趋一致。

  抓投研就是抓发展、谋未来

  《中国经营报》:投研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你入职民生加银以来,对此有怎样的体会?

  张焕南:作为基金行业来讲,投研是一个公司的“压舱石”“定盘星”,是第一生产力,说到底一句话,投研强,一强百强。近年来基金行业飞速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但有一条基本规律贯穿始终,那就是“得投研者得天下”。一定程度上,一个公司抓投研就是抓发展,抓投研就是谋未来。

  这几年,我们就是以这样的指导思想来考虑、谋划和布局投研工作的。应该说,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投研平台化体系。

  当前,民生加银的投研平台化体系有四个特点,

  一是文化引领,把“稳健,源于敬畏”的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投研工作始终,培育和践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投资文化;

  二是研究驱动,建立自身深度基本面研究的框架、体系和逻辑,以深度研究来驱动投资;

  三是投研一体,大力推进投研融合发展,以投资需求来指引研究工作,以研究结果来引领投资方向;

  四是包容多元,充分尊重基金经理的个体化特征,鼓励基金经理独立思考,按照个人职责、专长及兴趣,在擅长的领域内持续做精做深,形成稳定并具有特色的投资风格。

  应该讲,民生加银投研平台化体系的形成,汲取了同业的经验,也结合了自身的实际。2016年至2020年,民生加银非货币理财基金规模年度复合增长率高达53%,远高于同期行业平均17%的增速。

  《中国经营报》:近一年多来,市场上频频出现基金“踩雷”的情况,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基金公司应如何防“踩雷”?

  张焕南:基金“踩雷”实质上就是投资发生了风险。金融的本质就是管理风险,实事求是讲,干金融谁也不能讲满话,拍着胸脯打包票,承诺不会发生风险。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风险与收益是相伴相生的,不论谁都不可能完全消灭风险、回避风险,只能尽最大努力去控制风险、减少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我以为要理性看待市场上的“踩雷”现象,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把是否“踩雷”作为衡量和判断一家基金公司好坏的主要标准。另外,“踩雷”也和经济大环境有关,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踩雷”的风险和概率也就越高。当然,也要看到,风控与合规方面存在漏洞,或者过度激励、短期激励往往也会导致风险的发生,从而造成“踩雷”。

  我认为,防止“踩雷”,最根本的是要始终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管在日常、严在经常,“治未病”、防未然,努力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最大的本事,也是一门最需要下气力的功课。

  具体而言,

  一是要坚定恪守稳健投资的理念,切实把这种风险意识、风险文化扎根深植于公司运行的每个环节之中、每位员工的血脉之中,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要加强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和个股个券的深度研究,以长周期视角看待市场机会,坚持基本面研究,坚守价值投资;

  三是要加强准入和集中度管理,降低风险偏好,严防信用下沉,控制信用风险;

  四是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强调资产和负债平衡,确保不发生流动性风险;

  五是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用考核的“指挥棒”来约束基金经理追求短期业绩的冲动;六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系统管控,推动科技赋能,实现“人控、机控、技控”共同发力。

  《中国经营报》:民生加银怎么处理“踩雷”基金的?

  张焕南:基金投顾试点是监管部门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具体而言:

  第一,对于投资者来讲,通过引入投顾,走出“追涨杀跌”、短期交易等误区,投资者将分享基金产品中长期业绩上涨带来的收益,谈“基”色变,“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等现象,将逐步成为过去。

  第二,对行业来讲,基金投顾业务将促进公募基金从以产品销售为导向的卖方定位,转向真正以客户利益为中心、回归财富管理本源的价值定位,实现从产品销售向资产配置转变。

  第三,对销售渠道而言,试点将收费方式从收取申购赎回等产品销售费用,调整为按投资者保有资产规模收取投资顾问费,使得他们与投资人利益更趋一致。

  《中国经营报》:民生加银怎么处理“踩雷”基金的?

  张焕南:毫不讳言,民生加银也有“踩雷”的产品。面对风险,我们的基本态度是抱着对投资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投资者利益第一的担当和责任,勇于直面,主动作为,依法合规、积极稳妥地做好相关处置工作,尽最大可能把投资者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是一个基金公司最起码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也不能搞“一司两制”。这两年,对“踩雷”产品,民生加银都是以这样的态度、思路来对待和处置的,投资者对于我们处理的办法、措施和结果也是比较理解和支持的。

  深度

  民生加银深度布局养老金业务

  对基金行业而言,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无疑是一个历史机遇,同时,作为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参与养老金业务第三支柱建设,无疑对基金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几年,民生加银将养老金业务作为长期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可供探讨的做法与经验。

  在接受采访时,张焕南告诉记者,民生加银以公募FoF基金为抓手,本着专业优势互补、善于沟通协作、执业经验丰富、实战能力较强的原则,集中力量打造结构合理的一流团队。目前,团队成员在宏观经济、大类资产研究、基金评价和量化投资等领域各有专长,平均工作经验11年,负责管理公募FoF基金3只,合计管理规模全市场第一;

  投资业绩方面,民生加银推进投研融合发展,创新投研方法策略,着力打造专业专注、注重长期的平台化投研体系,确保中长期业绩市场领先。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公司5年期股票和债券投资主动管理能力均位于行业前15名,其中股票排名第4,债券排名第13;

  在产品创新方面,民生加银加快完善产品体系,以丰富的产品体系助力养老金的长期资产配置。目前,民生加银成功发行的3只公募FoF,形成了6个月持有期、1年持有期和3年持有期等不同期限的产品矩阵,未来还将持续布局目标日期型养老产品,开发适合各类人群差异化养老需求的专属产品;

  除此以外,民生加银以构建全面服务体系为目标,通过扩大产品路演区域、开展丰富多样的投教活动、提供专业陪伴服务,持续提升养老金的投资体验。目前,其FoF产品现场路演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省份,不断赢得广大投资者的认可,产品规模持续壮大。


阅读: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