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松云/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部副总经理
文章:《中国金融》2024年第24期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其中“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托管作为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大有可为。近年来,我国资产托管业务快速发展,托管机构队伍逐渐扩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并借助金融科技逐渐融入全球资本市场。面对国内外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新业态,如何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把握机遇,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成为摆在托管机构面前的新课题。
我国资产托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
资产托管是与投资管理相伴而生的金融服务,在国际上已有近两百年发展历史。1998年,我国在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首次引入托管机制,实现了投资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保管监督权分离,托管发挥第三方监督和制衡作用,有效防范管理人道德风险,保障委托人合法权益,事实上已成为监管部门在资本市场和资管行业的“看门人”,推动了国内金融市场规范健康发展。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居民财富水平日益提高,托管业务深度嵌入至社会经济活动各个领域。
目前,我国托管行业呈现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规模化。国内托管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29家商业银行已成为中国银行业协会托管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托管各类资管产品174.5万亿元、资金监管规模56.1万亿元,合计230.6万亿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二是专业化。托管业务已覆盖金融市场全品类的资管产品和实体经济各类专项资金交易,从国内金融市场逐步拓展到全球金融市场。三是多元化。截至2024年6月末,国内托管机构已增至66家,初步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证券公司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竞争格局,各类托管机构在竞争与合作中体现出明显的业务特色和差异。
托管行业呈现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金融市场专业化、机构化步伐加快,大型托管机构规模达到一定量级,与国家金融基础设施、投资机构、资产管理机构、金融中介等高度融合。与此同时,国内金融市场的交易制度改革、强监管政策以及金融市场开放等重要举措的落地,都要依赖大型托管机构来传导和实现。从功能上看,托管行业呈现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化的发展趋势。
托管是保障金融市场稳健交易运行的基础设施。近20年来,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由个人投资者转向机构投资者,交易类型由散户交易转为资管产品交易,清算结算主体由经纪券商转为托管银行。随着我国托管行业规模由千亿元级增长到百万亿元级,大型托管机构已成为整个金融市场清算、结算、交收、登记等功能的主要提供者,金融基础设施的特征日益明显。
托管助力实现对金融市场的穿透式监管。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实施分业经营,不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投资机构,都不直接掌握金融市场完整的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很难实现穿透式监管。而在投资产品全托管情况下,监管机构可以借助托管业务保管各类投资产品的特性,从最初的资金来源持续穿透至最底层投资资产,掌握整个资管市场的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托管业务是监管部门实现金融市场穿透式监管最有力的帮手。
托管为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驾护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慎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核心要义就是要在金融业对外开放中,保障跨境投融资的资金安全、信息安全、交易安全,最终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例如,主要跨境投融资都是由国内大型托管银行托管,一方面,通过提供资产保管、跨境结算、外汇管理和税务合规等服务,最大程度保障跨境投资的资金安全、交易安全和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全程监测跨境投资资金的投资主体、流入来源、投资动向、流转过程,帮助监管部门紧盯跨境资本“大进大出”,协助维护资本市场和汇率稳定,保障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托管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我国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托管行业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从市场空间来看,2023年国内资管市场规模达到142.8万亿元,近年来每年的增量约为10万亿元。从国内外的对比来看,2023年我国资管规模为GDP的107%,同期美国资管行业规模50万亿美元,为其GDP的210%,由此测算,我国资管行业以及与之对应的托管行业增长空间超百万亿元。从客户需求看,政府、法人、个人客户对财产安全性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对托管服务的需求同步提升,金融同业客户高度认可托管服务在产品创新、高效营运、构建共赢生态方面的价值,托管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托管行业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短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上位法”缺失,托管行业的规范和治理需要加强。在分业经营环境下,一方面,托管行业缺少上位法,对“全托管”没有硬性要求,存在监督的空白区甚至“不托管”的情况;另一方面,托管业务规范不统一,服务内容不一致,边界不清,标准化程度低,造成部分托管机构钻制度漏洞,风险管理松懈,监督职责履行不力,“强托管”变成“弱托管”甚至“无托管”。
竞争失序,托管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不足。截至2024年6月末,在29家托管银行中,尾部的7家托管银行合计规模为2.6万亿元,行业占比仅为1.6%;30家证券公司开办托管业务,整体规模较小且业务品种集中在私募基金领域。小型托管机构因规模有限,差异化服务不明显,为确保生存,可能依靠低价争夺市场资源。托管行业面临机构数量泛化、行业竞争同质化、“劣币驱逐良币”的发展困境。这加大了托管行业乃至金融市场的风险敞口,与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相距甚远。此外,当前国内各家托管银行均主要提供账户开立、估值核算、清算交收、投资监督等基础性服务,业务模式同质化程度高,竞争较为激烈。伴随资管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客户需求逐步多样化,如何契合市场与客户的需求、拓宽服务外延、开展差异化竞争是各家托管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
科技投入不足,托管行业安全性和技术可控性水平亟待提高。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金融市场风险,防范如SWIFT中断、黑客大规模攻击、微软蓝屏事件等重大技术冲击,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托管业务体系愈加重要。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托管行业的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大型托管机构依托自身技术实力,自建或外购托管系统与灾备体系,安全标准不一、互补性较低;中小型托管机构在科技领域投入不足,信息系统安全性整体不高,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较弱,灾备应急响应慢。此外,国内托管系统科技创新起步较晚,行业普遍面临系统老旧、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托管运营工作对人工依赖程度依然较高,交易量的提高促使托管银行对人力的需求逐年升高,营运成本及人工操作风险也随之上升,且客户需求响应滞后。
推动资产托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满足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市场稳健安全发展的需要,应紧紧围绕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机构分层分类管理、强化大型核心托管机构建设三方面着力,推动资产托管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其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功能。
完善顶层设计,建立统一行业规范。一是加强准入管理。提高金融机构申办托管业务资格的资本金门槛,确保进入市场的托管人具备足够的财务实力和管理水平,保障金融资源调度的可控性、战略统一性和系统安全性。二是统一业务规范。制定托管行业统一的风险与监督办法,明确“全托管”“强托管”的内涵与要求,建立托管业务风险准备金和风险拨备计提等制度安排,确立托管业务监督标准和边界,引导托管及资管行业向规范高效、风险可控的方向健康发展。三是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聚焦数字化经营转型,实现托管机构与监管机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市场等外部机构数据联通与共享,提升信息透明度,支持穿透式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四是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强化对托管机构的监管,对履职不当造成客户重大损失、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等情况的托管机构,建立退出机制,以维护行业秩序和金融市场稳定。
加强分层管理,提升国内托管行业竞争力。一是完善托管机构定位。根据资本金、业务规模和监管评级水平等指标,将现有托管机构划分为核心托管机构和一般托管机构,在资本金、风险管理、业务范围等方面实施分类管理。二是做大做强核心托管机构。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的要求,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金融资产,如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基金、外汇储备基金、跨境投资的主权基金、国家级重点产业投资基金等,原则上由核心托管机构托管,支持核心托管机构提升全球竞争力。
强化监管要求,提升核心托管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一是核心托管机构要在人员、系统、场地与商业银行“三独立”基础上,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托管业务的风险识别、评价、测量、拨备、处置透明、全覆盖。二是核心托管机构要按照国家金融业开放整体战略,加快全球托管网络建设,为跨境投融资提供安全保障。三是核心托管机构要着眼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全面加强托管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四是核心托管机构要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安全的标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打造多平台、全功能、无间断、自动化的一流托管业务系统,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加强数字技术应用,以增强对不断扩展的各类托管产品、交易模式、监管及客户要求的动态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