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日报@基金年鉴
3月4日 星期四
【基金文化出圈】截至2020年末,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发展到146家,运作公募基金7913只,管理规模合计19.89万亿元。2005年以来,偏股型基金历史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7.04%。2021年春节后的行情波动把基金带上了四次微博热搜,#基金##基金大跌#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考证:去年基金行情火爆以及今年以来基金两极分化,一些曾经的爆款基金竟然“跌上了热搜”。即将于3月27日进行的新一轮基金从业资格考试从上周开始就启动报名,报名网站一度被“挤爆”,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甚至冲上了微博热搜榜。基金业协会2日紧急公告称,将新增开放11个考试城市。
社交:2020年新增“基民”中,90后占据一半以上。在B站上,“如何买基金”“买基金保姆级教程”等相关视频的播放量都是超百万级别。一些新生代“基民”甚至效仿起了“明星粉丝后援会”的那套,把一些收益高的基金经理包装成“基金网红”,比如广发基金的刘格菘、农银汇理的赵诣、易方达张坤,基金经理“饭圈化”成为了一种现象。年初以来,“基金社交”逐步演变成“相亲会”,各大APP的基金讨论区涌入了大量的“相亲”留言贴。基金休市、假期空闲,不少年轻人纷纷在讨论区晒出自身条件、收益情况,寻找有缘人。
投教宣传:近日,网传《天天向上》节目组对明星基金经理发布节目录制邀请。华南一家公募市场部负责人表示,他所在的公募也曾获得《天天向上》节目组对明星基金经理发布节目录制邀请,公司认为基金投资是专业化、严肃的事情,不能过于娱乐化,公司第一时间就拒绝了邀请。基金业协会3日发布《关于公募基金行业投教宣传工作的倡议》,要求公募基金行业应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投资者教育和宣传工作,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营造良好的金融文化氛围;并严禁娱乐化,不得与国家相关精神、社会公序良俗相违背,各机构不得开展、参与娱乐性质的相关活动。
【私募转公募】自2016年7月,鹏扬基金首次获批“私转公”后,目前仅有6家私募基金成功转为公募,分别是鹏扬、凯石、博道、弘毅远方、朱雀、同泰。从管理规模看,鹏扬、博道、朱雀3家管理基金规模超百亿,另外3家机构管理规模均不大,其中弘毅远方发行基金数最少,仅7只;凯石作为第二家私转公的基金公司,目前规模仅9.58亿,排名垫底。从2020年收益来看,除鹏扬、朱雀个别产品去年表现靓眼,收益率达100%,其余表现一般,去年收益率大部分在20%-59%徘徊。从清盘基金看,自去年9月以来凯石权益类基金规模危机全线爆发,旗下凯石浩也从10月进入清算期,为“私转公”清算第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