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基金托管资格显然正处券商的“寸土必争”之列。
近日,证监会官网更新的信息显示,去年基金托管资格“提速”下有9家券商获批通过;今年上半年,则相继有财信证券、第一创业、南京证券和浙商证券等4家券商积极申请托管资格,目前证监会还在受理审查阶段。加上此前的西部证券,目前合计有5家券商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以来,基金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在监管审批提速下,券商蜂拥申请基金托管资格。不过,目前基金托管市场的大头已被较早入局的银行占据,作为新入局者的中小券商,应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特点,抓住产品诉求,以高质量服务、较强IT能力吸引更多基金客户,并将托管业务作为综合金融服务的一环,撬动其他业务协同发展。
上半年4家券商申请
去年以来,随着公募、私募基金业务爆发式增长,券商申请与基金业务相关资格包括公募基金业务、基金投顾业务以及基金托管资格的热情非常高涨。
近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今年上半年机构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情况,合计有银行和券商在内的6家机构申请基金托管资格,券商则最为踊跃,占据其中4家,分别为财信证券、第一创业、南京证券和浙商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实属券商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的热潮之年,合计有9家券商获得基金托管资格,分别为万联证券、华鑫证券、光大证券、华安证券、华福证券、长城证券、国元证券、财通证券和长江证券,这也是近几年券商基金托管资格获批数量最多的年份。
粤开证券研究院负责人康崇礼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2013年之前,基金托管业务主要被商业银行占据。2013年《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暂行规定》出台,券商获得入场券。2013年底,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和招商证券成首批获证监会批准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券商。
康崇礼介绍,近年来获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券商快速扩容,目前具备基金托管资格券商合计25家,涵盖头部券商和中小券商。
据悉,截至目前,已持有基金托管牌照的金融机构共58家,其中包括30家国内银行、25家券商,以及3家外资金融机构。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机构有8家,其中券商有5家,除了上述提及的4家券商,排队时间最久的为西部证券,该券商于2018年1月获得申请材料受理,但目前尚未获得批准。
托管业务差异化发展
券商踊跃申请牌照的背后,是去年以来基金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6月底发布的2020年私募统计分析简报,截至2020年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6万家,同比增长0.4%;存续私募基金9.68万只,同比增长18.5%;管理规模16.96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基金托管牌照监管放开,券商都在积极申请,多一块牌照,更有利于券商稳健发展,也有利于券商从机构业务着手,实现弯道超车。”一家头部券商托管部的业务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有了托管基础服务方能形成业务闭环,“托管业务主要是资金保管和监督,有了托管相当于锁住了客户和资金,增加了客户粘性,后续有利于撬动客户开户等多种业务”。
托管市场的空间随着基金的发展而逐步打开,因为拿到“入场券”资格的机构越来越多,所以单纯的托管业务在同质化竞争方面也日趋激烈。同时,银行由于在托管市场布局较早,代销能力备受公募基金青睐,因此后续入局的券商要从托管市场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银行占据托管市场尤其是公募基金的大部分份额,后来的券商基本上聚焦于私募基金托管业务。”上述券商托管部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托管动辄上百亿且风控严格,这部分“躺赚”业务基本上被银行吃光,券商不得不从参差不齐的私募基金业务中寻求突破,“抢占私募托管业务,最后就是比拼实力,看哪家券商服务好、IT能力强和托管费率低”。
康崇礼表示,相比于银行,券商基金托管业务的主要优势在于专业性相对较强,特别是创新型产品方面,券商内部投研团队以及业务团队可以及时研究开发对应托管程序,更快满足市场新业务需求。
对于券商基金托管业务本身而言,康崇礼建议,券商可从投研和销售实力提升着手,同时提高后台运营效率以及内部风控水平,利用差异化、定制化服务绑定一家或几家基金公司,充分利用分仓佣金限制取消带来的制度性机会,提升单一机构客户佣金收入比例。同时,加速拓展PB业务,以对冲佣金集中度可能提升而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