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览】
一、国际ESG动态
1.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EFRAG发布前三份ESRS实施指南文件
2.GRI启动标准更新,就重新起草的三项标准征求意见
3.2025年泰国将征收碳税
4.CDP推出全新披露平台
5.RepRisk发布全球首个ESG主题尽职调查评分工具
二、国内ESG动态
1.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2.《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正式发布
3.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4.三明市成立首个ESG司法服务中心
5.蚂蚁集团首次将可持续发展考核与高管薪酬挂钩
【详细】
一、国际ESG动态
1.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EFRAG发布前三份ESRS实施指南文件
5月31日,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EFRAG发布了反映公众反馈结果的前三份ESRS实施指南文件:EFRAG IG 1重要性评估、EFRAG IG 2价值链和EFRAG IG 3 ESRS数据点。还发布了EFRAG秘书处编写的反馈声明,说明公众反馈如何反映在最终的IG文件中。IG 1重要性评估(MAIG):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性评估流程,并通过一些示例阐述了影响和财务重要性的概念及有关双重重要性评估的常见问题解答。IG 2价值链(VCIG):描述了价值链上从重要性评估到政策和行动,再到指标和目标的报告要求,说明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报告边界,包括环境标准中的运营控制概念。IG 3 ESRS数据点列表:以Excel格式列出每个披露要求和相关应用要求,该文件还包含其他信息,例如需求的类型(例如:定量的或定性的)或者这些是否受过渡性条款的约束。该列表可以构成数据差距分析或数据收集练习的基础。这些文件为确保组织有效实施和遵守ESRS标准,促进可持续发展报告的透明度和一致性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2.GRI启动标准更新,就重新起草的三项标准征求意见
6月10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宣布对其所有与劳工相关的标准进行新的审查,旨在使公司能够报告其对工人的影响,并提高工作场所劳工和人权的透明度。GRI的审查首先就三项标准的重新起草版本征求意见,包括“GRI 402:劳资关系”、“GRI 401:就业”和“GRI 202:市场占有率”。拟议的新披露和修订涉及:就业:非标准就业形式、学徒和实习、公平招聘、绩效管理、个人数据保护和隐私、雇佣终止以及招聘和离职指标。薪酬和工作时间:包括生活成本估算、基本性别工资差距和社会保护覆盖率的政策和指标。工人的重大变化:包括向工人代表提供咨询和通知期、重新部署和提高技能以及再培训和终止雇佣关系。
GRI表示,制定重新起草的标准的过程由工人(国际工会联合会、全球工会联合会)、雇主(国际雇主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组织)三方代表组成的专家组指导。该组织补充说,这一过程将确保GRI劳工标准与工商业和人权的关键政府间文书完全一致,包括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文书。
在未来12个月内,劳工项目将再进行两个阶段的咨询:工作生活和职业发展,其次是工人的权利和保护,总共将对11项GRI标准进行更新。
3.2025年泰国将征收碳税
曼谷邮报近日消息,继新加坡之后,泰国将成为东盟第二个实施碳税的国家,泰国计划《全球变暖法案》(Global Warming Act)于2025年启用时,实施碳税征收。鉴于该税种将与《全球变暖法案》挂钩,政府部门将不必通过新的立法来实施。泰国消费税部门负责人埃尼蒂强调,征收碳税不会对民众造成影响。
政府官员此前曾表示,碳税政策预计将覆盖泰国的能源、交通和工业部门,目标是将该国的排放量减少至多30%。财政部下属的税务局将采用国际标准来实施征税,并将从排放源头征税。这一举措的原因是泰国为应对欧洲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而设,并预计在CBAM实施(2026年)时立刻受益。
泰国碳税征收将从石油着手,且征收碳税预计不会增加石油税的负担,因为新法案仅将部分石油税转化为碳税,因此一般民众不太可能受到影响。
4.CDP推出全新披露平台
6月4日,全球环境信息披露平台CDP发布全新升级的披露平台及整合版问卷,开启2024披露季,9月18日为获得评分的提交截止日期,10月2日问卷回复功能关闭。在全球强制信息披露趋势增强的大背景下,CDP此次平台升级和问卷整合旨在加快各相关方应对环境议题的行动速度,对标全球主流披露标准以及提高企业披露效率。
CDP新问卷对标ISSB气候标准(IFRS S2),同时纳入其他重要披露标准,例如自然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NFD)和欧洲可持续报告准则(ESRS),将上述标准整合到一个问卷和数据集中。CDP新版问卷将气候、森林、水、生物多样性和塑料等多个环境议题整合在一起,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评估其运营、供应链和财务决策中的环境风险、影响和机遇。CDP还根据中小企业的资源和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了一份独立的问卷,以便在全球价值链的关键环节进行能力建设。
5.RepRisk发布全球首个ESG主题尽职调查评分工具
6月5日,国际ESG产品提供商RepRisk发布全球首个ESG主题尽职调查评分(Due Diligence Scores)工具,旨在帮助市场参与者快速有效地评估公司面临的ESG风险。
RepRisk是全球知名的ESG产品提供商,它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到ESG领域,拥有全球最大的ESG数据库,并在ESG风险数据方面具有领先地位。RepRisk的用户包括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监管机构等。例如欧洲银行管理局在分析欧洲银行业的漂绿问题时,就使用了RepRisk提供的ESG风险数据库,以便确定哪些实体面临相关风险。
ESG主题尽职调查评分工具的基础数据也来自RepRisk的ESG风险数据库,它提供了一家公司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以及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监管框架下的尽职调查评分。这些尽职调查评分从0(低风险)至100(高风险)不等,用户可以从评分中了解公司的ESG风险主要存在于哪个领域。
例如RepRisk使用ESG主题尽职调查评分分析了标普500指数ESG风险较高的100个上市公司,并将这些公司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大部分上市公司的ESG风险主要存在于社会层面,其次是治理层面和环境层面。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使用这些数据能够确认公司在哪个方面存在改进空间。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些数据能够辅助尽职调查工作。
二、国内ESG动态
1.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6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对新时代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作出部署。
《指导意见》提出:切实加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工作。将ESG工作纳入社会责任工作统筹管理,积极把握、应对ESG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围绕ESG议题高标准落实环境管理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高水平ESG信息披露,不断提高ESG治理能力和绩效水平,增强在资本市场的价值认同。推动海外经营机构在海外经营管理、重大项目实施中将ESG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主动适应所在国家、地区ESG规范要求,强化ESG治理、实践和信息披露,持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2.《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正式发布
6月14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到:到2027年,北京ESG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生态体系加快形成,在京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力争达到70%左右,ESG鉴证和评级水平进一步提升,ESG实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ESG相关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35年,北京ESG体系高质量发展步入法治化轨道,信息披露充分高效,ESG生态体系完备,评级体系高水平特色化凸显,ESG实践丰富多彩,监管体系运转有效,成为ESG发展全国高地和国际代表性城市。《实施方案》分为七个方面20项具体措施:(1)强化ESG信息披露:建立并完善本市ESG信息披露标准体系;积极支持企业进行ESG信息披露;加大重点领域信息披露力度;逐步建立信息披露鉴证制度。(2)加强ESG生态体系建设:加强经营主体ESG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公共ESG数据搜寻便利性;支持设立投资基金;推动设立北京市ESG学会、协会;加强ESG交流。(3)支持ESG评级体系高水平特色化发展:推动建立体现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国际可比的ESG评级体系。(4)丰富和深化ESG实践:探索ESG在政府投资、政府采购领域的应用;促进ESG投融资实践;支持北交所上市公司ESG建设;促进京津冀ESG协同发展。(5)推动ESG试点示范:支持城市副中心开展ESG创新发展试点;支持丰台区开展ESG服务生态试点。(6)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7)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强ESG人才保障。
3.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6月4日,生态环境部等十五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产品碳足迹应用环境持续优化拓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因子数据库与碳标识认证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质性参与产品碳足迹国际规则制定。
4.三明市成立首个ESG司法服务中心
6月3日,三明法院在三明法务区设立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司法服务中心,旨在积极适应公司治理和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ESG司法服务是三明法务区的领先创新探索之举,目前其他地区的法务区均尚未设置此项司法服务。
ESG司法服务中心以商事审判服务为特色,集成了两级法院司法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涵盖立案材料收转、多元解纷、合规改革等诉讼服务,推动以涉ESG为主的各类商事纠纷案件“一站式集中办理、一揽子多元解纷、一体化协同治理”,形成面向生态新城、辐射全市的一体化司法服务格局。ESG司法服务中心是三明法院继去年研究推进绿色金融司法、企业合规改革和司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也为下一步推动探索设置三明跨区域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的生态法庭奠定基础。
5.蚂蚁集团首次将可持续发展考核与高管薪酬挂钩
6月13日,蚂蚁集团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全面披露以发展创造可持续未来的最新进展。在科技创新方面,报告数据显示,过去3年,蚂蚁始终保持高强度的科研经费投入,已实现3年连增,2023年达到211.9亿元。
此外,蚂蚁集团还在报告中透露,2023年,蚂蚁首次开展董事履职评价,推动治理体系和效能的持续优化。继2023年设定19个可持续发展议题3年OKR及规划后,今年蚂蚁集团对标全球先进实践,再度升级治理及激励体系,首次将风险管理和ESG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司年度考核并与高管薪酬挂钩。
说明:以上内容根据网络资讯信息进行整理,仅供参考。
ESG咨询:010-8582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