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专区
恒生电子总裁刘曙峰:资产管理机构数字化转型思考
来源: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作者:
2020-09-11

  5月21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与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联合H20头部机构论坛举办“金融科技助力资管数字化转型”的在线研讨活动,恒生电子总裁刘曙峰先生作为演讲嘉宾,就《资产管理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的数字化不仅仅是金融科技的问题,更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而疫情对社会数字化转型起到加速的作用。我主要从资管机构数字化工作如何开展的视角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资管行业未来的格局

  数字化可以从两个视角来观察:首先,今天的数字化是整个社会发展全面加速的阶段,所以数字化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资管的角度影响了投资的环境和投资的对象,我们对客户的服务,对资金端的服务,今天进入了在线化的环境。其次,资管行业如何用金融科技手段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是另外一个视角。两个视角,一个更宏观,一个更具体。



  从具体的角度来看,资管公司如何应用科技来适应数字化环境的变化,需要放在资管行业整体格局来观察。有一句话叫做“科技归科技,金融归金融”,科技的发展也是要顺应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今天资管行业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逐渐进入了新的阶段,资产管理的业务也进入了新阶段,这是以《资管新规》作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金融科技正在和业务进行更多地融合,如果看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资管行业的格局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能否把资管业务和金融科技进行深度的融合来构成核心竞争力,这可能是影响未来格局非常重要的边际驱动力量。

  资管机构业务模式的变化每一家都不同,未来可能产生不同的分类,不同类型的资管机构在各自的业务战略上会有不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战略也会有所差异。从业务发展战略的变化来分类,有全能型、平台型、运营型、精品型等不同的资管机构发展模式,相应的金融科技投入也有很大不同。但也有共性的地方,从金融科技的整体发展来看,金融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已经从工具进化到生产力。原来很多信息化的工作只是用科技手段来实现业务的开展,更多地是帮助我们提升效率,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整个社会数字化进程的推进,科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构成了生产力。所以从科技的角度来讲,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在服务的客户和整个业务流程场景方面,在数字化的环境下有一个重构的过程。同时,利用这样的场景产生的大数据以及通过AI建模构成投资方面的能力,这是生产力。

  二、从科技视角看数字化转型



  我们认为一个数字化的发展过程,有Think Online、Live Online、Move Online三个方面。Think Online即如何用科技形成生产力。Live Online是如何在在线网络的环境下进行整个组织、流程和体系的重构。这两个升级需要基于云服务,云原生和互联网微服务的基础体系升级,也就是Move Online。在这样的基础上重构解决方案和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甚至涉及到组织架构的重构,进一步在大数据和AI能力的基础上提升生产力、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资管机构如何做这件事?这和资管机构本身的业务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的业务以及不同资管机构的特征,战略方向以及实现的路径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资管行业有公募资金、资管专户、养老金和各类子公司的业务,这些业务建立在三个基础的平台上,今天有很多的信息系统在支撑各自业务的开展。在数字化的背景下,这些系统如何进一步地升级,如何更好地适配业务发展,这需要整体架构从运营、投资和营销三个方面来构建统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更好地适应业务重构的需求,适应资管能力提升的需求和风险管理的需求。而具体系统的建设,我们称之为投研一体化的平台,运营一体化的平台和营销一体化的平台这三大平台的建设。

  当然,这三大平台需要更底层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数据中心是特别重要的抓手,我们把数据中心称之为基础的设施,基础设施中数据是核心的问题,当然数据会依赖于对业务中台的抽象,把各类不同业务共性的东西抽象出来,让数据能够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业务。业务中台的抽象也有助于打通前后台,打通不同的业务场景,不同的业务范畴,比如主动管理还是被动策略,各类业务之间数据的沟通,业务的协同需要建立业务中台来支撑。而业务中台、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三大中台建设支撑起了运营一体化、资管一体化和营销一体化的平台,在业务平台上服务投资者,让投资人员更好地构建投资能力,这是基本的框架。

  三、构建投资、营销、运营三大能力

  关于三个平台的建设,是所有资管机构具有共性的核心问题。资管机构有不同的战略和不同核心能力的差异,会产生资管机构差异化,但共性的方面是资管机构核心的投资能力,投资能力的构建要落地在投研一体化平台上。从投前的研究,投资交易过程以及风险管理、合规、检查,包括投后的分析等等一系列环节,目前是比较烟囱式的,是割裂的,而投研一体化平台是要构建一个统一的平台把他们联系起来。

  保险资管机构与其他的资管机构有不同的特征,保险资管机构的受托资产主要来自于保险机构本身,在资产负债匹配方面和其他资管机构有很大的差异,资产负债匹配前端是其本身流动性的管理需求。所以看保险公司的时候,从保险产品本身到保险的资产负债匹配,然后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整体定位,需要在系统建设的时候把关系和接口建立起来。

  进入到资产管理范畴时,从投前的宏观研究,包括由上自下的资产配置的策略,以及从下到上某一类资产的分析和研究,这两者如何在投研一体化的平台上充分的构建结合起来,这是在新的数字化升级背景下投研一体化平台建设的重点,这里可以充分应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很多行业内的具体的应用案例,比如在研究方面,有对事件的研究,对宏观的研究框架,包括宏观的配置,如何把模型建设和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及整个数据的应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平台化的资产配置策略的输出。同时把大类资产策略和组合投资的决策结合起来。今天这些过程还不是完全数字化的,主要是通过报告和人的传递完成,但是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可能把这两者串接起来,从而构建一个一体化的投研平台。投研一体化平台包括大类资产策略、组合分析、投资决策、交易执行、风险管理、归因分析等等。由金融科技 研究管理,金融科技 组合决策,到金融科技 绩效分析等要素组成的一个投研一体化的平台建设。投研一体化平台实践比较好的是贝莱德的“阿拉丁”一体化平台,应用相对比较成熟,他们也在与时俱进,采用很多新的技术以及新的AI工具的使用。

  投研一体化平台非常关键的是风险管理和合规控制,这贯穿到投前、投中、投后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与合规管理都离不开统一的数据中心的建设。关于风险管理,涉及的面非常广,投前、投中、投后都会涉及到。有一个比较好的案例,就是上交所的“鹰眼”系统,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化的手段提前识别上市企业风险,推动落实监管科技,比如在财务造假等一些问题上有一定的应用效果,是非常好的案例。在整个投研一体化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点可以应用金融科技来提升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如何将科技能力应用到投资中提升生产力,除了在一些点上的具体应用,还要建一个投研一体化的平台,把传统的基于人的能力系统化,变成一种组织的能力,不断地通过平台的建设提高组织能力的基准线。用组织能力赋能投资人员,从而把资管机构的投资能力不断地提高。这样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才是对金融科技赋能投资,提高投资能力的正确理解。对资管机构来讲这是共性的系统体系建设,同时也是资管机构最关键的平台建设。

  在构建投资能力方面,平台的建设也没有办法做到一蹴而就,因为这是庞大的体系,涉及到多专业、多领域、各方面的知识,数据也有各类不同的性质而且是海量的。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由点到面的过程。如何做到由点到面?这和具体的投资的业务有关系。比如在股权投资领域可以做一些事情让平台在短时期内能够发挥作用,通过它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反过来推动系统本身的建设,产生一个正反馈的循环过程。又比如REITs,REITs的发展已经箭在弦上,应该会很快,REITs对保险资管机构是非常重要的配置标的物。通过对REITs项目的支持,从托管人到项目公司到交易所整个数字化的系统,是非常好的项目锻炼机会,可以通过该项目推动整个投研一体化平台建设。

  另外还有ETF,过去两年发展最快是ETF,我们认为REITs会成为下一个像ETF一样快速发展的业务,实现无到有再到万亿规模的快速增长。此外还有固收,尤其是非标资产,保险资管在非标资产配置方面非常有特色,在长久期的资产,优质资产相对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如果能借助系统,把现在非标资产方面的投资能力通过投研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实现能力系统化、数字化,是投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很重要的点,尤其是在ABS业务的投资系统建设。

  资管公司还涉及到营销,保险资管的营销和公募基金的营销不太一样,保险资管的营销更多是面向机构客户。如何构建营销的一体化平台,和机构端以及客户那里把数据进一步地打通,在风险管理方面提供更多数据接口,和客户的系统联动起来,这对营销会带来很大的帮助。从资管机构整体来看,普通投资者在营销方面对整个体系建设的要求更高,今年开始试点的公募投顾业务,标志着资管机构需要逐步地从卖方的视角向买方的视角转变,从产品方视角向投资者视角转变,这个转变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所以我们在营销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买方视角,更多的投资者视角建设前中后台的一体化。

  营销方面的数字化程度相对更高,因为投资者的行为,尤其是零售客户大规模线上化,也包括高净值人群不断地线上化,建立一个基于线上的营销一体化的平台对公司营销端和负债端核心竞争力的建设非常重要。营销端的建设已经从单纯的客户端运营、提升客户体验进入到新的阶段,开始强调中台建设,强调组织能力,强调千人千面适应不同投资者需求,尤其是公募投顾到买方投顾的发展,对资产配置引擎和中台工具的需求更高。所以数字化的营销一体化平台建设是负债端的核心能力。

  关于运营一体化,比如RPA,估值,从发行、存续到清算全过程的运营能力建设,这是资管机构基础的能力。虽然是基础的能力,但资管机构在运营方面能力的差异比较大,一个强壮的运营平台是资管机构稳健经营的基础,资管机构把这方面的工作外包给服务机构,这是运营一体化平台建设的特点。运营一体化是基础工作,该基础工作也在支撑营销、投研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同时运营一体化也是数据中心关键数据的核心来源,起到了核心的数据中枢的作用。

  运营一体化、营销一体化和投研一体化,这三大平台是对业务的支撑体系,从三个角度切入来做整个业务体系建设,在每一个平台上我们又可以从一些具体的业务来展开

  四、构建业务、数据、技术三大中台

  我们会面临一个共性的问题是,在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比较长期的整体框架体系,避免烟囱式的堆叠,避免各个系统之间打架以及协同不好的问题。这需要具备对自身管理和业务的抽象能力。该抽象能力汇集到三个中台上:

  1、业务中台。即把所有的关于客户的信息、产品的信息以及所有的资讯的信息抽取出来,建设整体的业务中台,形成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能力。

  2、数据中台。把数据中心的建设作为核心抓手,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再到智慧的过程,数据要资产化,数据不是一大堆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可以了,数据需要进行清洗、整合形成数据资产,数据资产才能更好的被应用。数据资产化的前提是数据要标准化,所以要建数据标准,建数据标准是很花钱的事情,基本上要定义一个数据标准的话,要花很多的调研,很多人力才能把数据标准化定义出来。可以借助协会和行业的力量一起来定义数据标准,我们也在致力于做这样的事情。数据的服务化。把数据资产化之后以API的方式提交出去,需要和场景结合,否则数据只是一堆数据,数据资产放在那里你不知道如何用。数据服务化是数据有效应用的第一步,把数据的工具沉淀下来之后,把数据资产API嵌入到数据应用的场景中,比如估值数据的进一步的应用,比如客户分析的应用,风险信用分析的应用,风险模型的应用等。数据智能化。即数据可以通过AI和机器学习自己成长。如果说数据API化、服务化是让数据变得有价值,让数据可用的话,数据的智能化是让数据变得更好用,即变成了生产力。一旦形成了这样的能力,在某一个点上真正形成这个能力的时候,核心竞争力就开始上路了,智慧金融的时代也真正地开启了。

  3、技术中台。我们做这些工作离不开底层技术平台的进步。这些事情和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进步息息相关,与云计算的技术,区块链的技术,摩尔定律下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带宽成本指数级下降,以及存储能力指数级生长有很大的关系。底层基础设施需要资管机构把基础技术引入系统建设中,这样才能和数字化的大时代合拍。中国的金融机构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在欧美国家有很多二三十年之前的技术还在用,其实这些陈旧的技术要融入到今天云原生的技术有非常大的挑战。

  系统技术架构升级的挑战很紧迫,我们应该用未来两三年的时间完成整个技术架构体系的升级工作。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大数据的应用、AI的应用,才能在整个业务架构体系重构的过程中有非常坚实的技术基础。这样的基础要考虑如何利用行业云,利用弹性资源更好地、更低成本和更安全地升级基础设施,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还有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探索,到底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能用好,以及这些场景有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前景和可能性,这也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我们把前面讲到的投研一体化、运营一体化和营销一体化平台建设以及在各个点上的建设放在一个架构里,形成了整个数字化转型的整体的结构。


阅读: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