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陈道富
陈道富:很高兴有机会来到量化论坛跟大家做交流,我更多是宏观这块,所以多跟各位学习量化的思维方式。今天跟大家借这个机会交流一下最近的看法,刚才讲了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矛盾,我谈一下我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特别是过年前后,整个经济社会处于在变化巨大的过程,有一些非常大的事件结构性的变化在进行。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开了两个跟金融相关非常高级别的会。一个是年初1月21号省部级的班,讲防范化解风险,其中一个风险就是金融风险。谈到金融怎样防止每个领域的金融风险,特别是跨领域跨地区的这些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问题。
第二是政治局的学习。最后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讲了很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是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第一次提出,这样使我们对金融今后的改革跟风险防范提出非常明确的具体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要求跟第五次的金融工作会是一脉相承,跟去年经济会的要求也是一致,但是有一些更具体的。所以我想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大家需要很好的来领会这次提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关注点。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是这次的金融供给侧改革,是在金融工作会议以后,特别是去年严监管去杠杆的时期以后,它的总结和反思的结果基础上来提出的。所以这是及时的总结和反思的产物。其中有两个大家需要高度关注,我们看到中央对外的宣传稿子,我们怎样认识市场规律怎样认识金融地位的问题,说明这个已经上升到不得不重视的层面。这里提出金融和经济的共生共融的关系,把经济和金融放在更加平和的基础上看金融的地位。
我们知道金融工作会把金融提到非常高的地位,经济稳则金融稳,经济活则金融活。我们看到我们的地位突起,把它放在非常核心的地位。这次是更加平衡,强调了经济对金融的支撑所谓。所以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基础,金融是血脉,是共生共融,后面还有延伸,他前面提出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需要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范化解化解风险,坚持推动高质量增长中防范化解风险。这句话对2018年来看这句话,就会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重要性。风险的化解,如果仅仅只是从负债端来处理,大家如果搞金融的,学了很多金融知识,如果仅仅只是负债来进行应对的话,那么消灭不了风险,改变是风险发生的时间、发生的方式和发生的频率。要想真正的防范需要在资产端动作,负债端的动作,只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提供一个条件。
我们现在虽然面临很多金融上面的问题。但是它的根仍然是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需要在稳增长的健康基础上,所以这个对于今后的政策把握是非常关键的认识,我们从负债开始回到资产,这跟经济工作会提出的逻辑是一样的。虽然今年感受下行压力,我们提出逆周期调整,但是我们仍然坚持结构性政策是一个主线,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的政策不仅仅只是财政货币的总需求的逆周期调节工具,我们更重视在资产在体制机制方面把这个空间打开,这个空间没有打开,中国经济没有转型,稳住总需求越来越难,会越来越把自己的空间挤掉,所以这一点很重要,这是在总结和反思上面的一个表述。
第二个表述是充分认识金融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规律意味着什么?这个过程对金融本质的认识有一些偏差,我们在市场规律的尊重上面走过一些弯路。我们看到去年政策上面出现一些共振,出现一些叠加,我们也看到我们对金融现象的认识,有过一些偏差。特别是包括影子银行,如何认识影子银行的作用,如何认识现在市场上看起来是比较乱的,比较不规范的行为?如何看待这些现象,需要从金融本质和市场规律来看。这是跟大家交流的第一点,这个很重要,所以适当的展开一下。这是在这么关键的时期,在面对最核心的领域,我们提出一个不是实际问题的,认识上的问题和理念上的问题,这个会有深刻影响。
第二个交流一下对金融供给侧的了解。目前市场这方面的言论很多,我想从两个角度跟大家交流。第一个角度,既然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当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组成部分。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大家理解的供给学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认为说白了就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的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表达。中国一直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它想说的就是我希望在体制机制上面,我在改革上面是作为我主要的突破口,作为我主要的着力点。所以不同的历史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不同的内容,我们刚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我们把它一三去一降一补,到后来特别是十九大以后我们转到破立降,我们对这个内容做了一个改变。所以这不是在三去一降一补这种固定的内容来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仅仅为了帮助或者加速实现去产能去存货这些行为,不完全是。所以如果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释为以破为主的,这些去支持的话,这是一个片面的理解。
今年已经从破的角度,更多往立的方向走,你可以看到增强、提升、畅通都想在立上面着力,实际上从破开始,从破为主开始转向以立为主,这样一个转换过程。所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过程发挥的,要稳住破,帮住破,但是更好是怎样立起来。这是第一个,怎么来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我们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的一套逻辑。
第二,既然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具体内容是两个。这次讲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怎样发展的问题,一个是怎样防范化解风险。我理解这次会是三句话,第一句话金融非常非常重要,第二句话金融的功能还没有办法达到我们期待的功能,它的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所以需要把金融的本领和能力挖掘出来,充分呈现出来,需要在体制机制等等方面来做着力。第三句话就是金融体系目前不仅仅没有实现我期待你的功能,你还时不时的带来一些负面冲击,还捣乱,有一些人的问题有一些风险事件。所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提升你的能力,让你有这个能力,第二要提升你的稳健性,你不提供能力,你至少别捣乱,实际上就是两句话。
第三,怎么提升能力?两个字,中国一直讲金融回归本源。金融不能够自说自话,自娱自乐,金融回归到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在广义上属于服务业,金融是服务的,它应该为服务对象服务,不能为自己服务。这是一直强调回到本源,那么问题来了?金融为实体经济,我们认为的实体经济是什么?我们认为的金融本源是什么?这次非常明确提出我们认为的本源就是现代经济体系或者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这是我们想让金融服务的对象,就是现代经济或者高质量增长。接下来着眼到需要实现结构优化,最终实现功能转化。这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常强调结构优化,这是三个层面的事儿。
第一个层面是为谁服务的问题?刚才说了一般的人民和经济社会的需求,你应该有效满足。但是与此同时在当前高质量增长的时候,有一些薄弱环节或者重点环节我们金融应该有个精准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所以他们提出精准金融服务和精准金融支持,这里涉及到跟我们的高质量发展相关的这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一些战略支持,还有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符合要求的民营企业。这是当前高质量增长和建立现代经济体系以后,有它的侧重点。所以反应它的结构性,要不然不用讲结构性。
第二个结构性是自己本身的建设,它也有结构性。这个结构性,市场上讲了很多,我稍微展开一下。第一就是融资体系、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现在完全是日本和德国的模式,我们希望发展以提高直接融资在整个市场体系中的比重,强调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怎么来看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其实都是每个行业比较重要的龙头性的企业,他们的辛酸其实某种程度可以反应中国经济目前主要力量的一个变化。另外跟老百姓的预期和消费密切相关。所以资本市场在中国这种比较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体系,中国仍然是一个短板,仍然需要进行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或者更有效的发展高质量的资本市场。
当然资本市场在这里会涉及到几个问题,本来想讲资本市场的建设问题,其实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各位的聪明才智最后转化为资本市场的什么功能?大家有没有想过?大家用自己的各种聪明才智在赚钱,最后从宏观意义是希望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但是最终资本市场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我们想象中的资本市场是以经济的晴雨表,是价值创造,谁创造价值谁应该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不是应该淘汰。所以我们应该等价于,我是寻找背后一个标准,是以价值的挖掘和价值创造来实现的。各位进入资本市场,是希望跟上市公司一同创造价值,共享价值创造过程中产生的价值财富的增加。
但是现在如果回过头来看我们资本市场,我们资本市场有多少成分实现了这个?我们可以看到最终大家从资本市场获得的价值,除了企业的价值创造,我们的价值来源于哪儿?我们做量化的时候它来源哪儿?我跟踪它顺应它我就赚钱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这么多年,为什么价值投资在中国跟上市公司一起创造的过程没有实现?这说明我们的基础制度我们整个引导是不足的。我们可以看到价值创造,在资本市场前期有两类,一类是宏观政策,我觉得我们的贝塔比较高,阿尔法比较低,我们很多宏观政策,包括监管包括经济政策,对资本市场有巨大的影响。这好像一个大太阳,上市公司的价值像星星一样,太阳在的时候大家不会捕捉星星,大家都在捕捉宏观政策,我们老觉得宏观政策只要有流动性,我们资本市场就有价值的表现。所以很有意思。在宏观政策大幅度波动,而且对资本市场这种价格的影响具有相当影响的情况下,能把大家的行为引导到去挖掘上市公司的价值。
第三个价值创造我们可以看到各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不同的价值洼地平衡,利用结构性的差异来实现这个市场能够均衡。我们现在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做这块,但是我们做制度建设的时候,我们一直在问一个问题,或者一个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想把我们的制度市场引导到哪种价值?各位的聪明才智在哪个领域充分发挥?最近除了这块,基础性的制度设计,包括我们现在讲的交易制度设计、准入制度设计,短期内会遇到很大的问题,那么怎样让资本市场面对现在的技术瓶颈问题?卡脖子技术的问题,怎样跟创新战略结合起来?我们知道资本市场说白了就是信息的汇聚过程,通过有信息优势的人,但是科技行业有最大的特点,我经常跟科技这些人在交流会发现一个问题,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听不懂技术讲的话讲的逻辑,我觉得我自己还算博士,但是听不懂,我相信各位听懂科技语言的不多。所以这个共识怎么形成?共识不形成的时候,你们根据什么做判断?资本市场根据什么来引导的?所以我觉得它的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科创板的提出对于经济理论或者我们的研究,提出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们怎样来引导来真正为我们的创新战略来服务,这是第二层面。
第三层面是国内和国际的问题。大家可以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泛泛的讲金融改革开放,但是目前的情况下,其实提出非常重大的问题,在中国目前的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现在新兴市场国家,土耳其最近的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中国是开放还是封闭的选择?在国际上理论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证明资本市场资金的开放,一定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繁荣。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刃剑,既可能会也可能会带来风险。
在这里会面临一个巨大的选择。那么目前为止我们的选择是我们坚持对外开放,我们以开放促进金融机构的能力和金融监管部门能力的提高,从而推动我们在两个市场上面的影响力。所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个方面也做了一个选择,我们仍然选择开放的态度,在目前的环境下以开放推动改革来推动发展。虽然这个过程会有风险,但是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来管理好这个风险,使它能够引导到促进我们金融和经济的发展上面。
另外一个是风险,时间关系我不展开了。风险你可以看到四个维度,第一是基础设施,高度强调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另外是三个要素,人、钱、制度,他们的原话是看住人,管住钱,扎劳制度的防火墙。实际就是三个要素,人、钱、制度,把人钱制度三个闸门守住,来防范不该有的一些金融市场的风险事件和风险冲击。
下面讲进这个过程中我认为的核心关键点和难点。我认为这个过程的核心和关键,是如何深化对金融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三个都是巨大的难题,第一需要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第二是立足中国实际,第三是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特色。这里涉及到什么是中国实际?我们讲中国实际可能涉及到中国特殊的体制机制和中国的文化,所以这里给各位提出在文化、社会、政治制度背景下来研究金融发展和金融的规律。第二个是当前的实际,中国需要实现民族复兴和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增长。
第三个实际是大家不愿意面对的,中国现在的金融,现在已经发展到目前的状况,目前金融的现状是合理但也不合理,这里它的问题就会来了,由于过去不成熟不规范运作造成目前市场的结构或者市场的运作现状,是把它当成既定现实还是应该一下子改变出来?所以这里我认为未来的过程会涉及三个难点或者三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是如何实现精准金融支持服务和认识金融本质和规律之间的协调?这里我认为这个过程需要很高的智慧才能实现,既尊重市场规律同时又要实现精准金融支持金融服务。这种协调不是简单的下指令,如果这样就没有把握它的精神实质。但是目前体制机制不太适合他们两个结合起来,所以这种结合在体制机制,在政策上面做一个非常高智慧的协调。
第二是我们的监管理念,我们的监管框架,我们的监管激励学术机制和各位如何协调。我们看到风险,但是风险和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之间如何平衡?如果只管住风险,没有风险也不需要有金融的功能。所以风险是以金融发展为前提,但是金融发展又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核心是能不能找到关键风险点,管住真正的风险因素,这样来引导来防范系统性的风险,使好心办成好事儿,把不良意图剔除在外,使有好心但是能力不足的,可以做到和能力相适应。
第三是怎么看待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我们其实对未来理想的模式,是有一些期待的。包括我们讲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等等,但是现实跟理想之间的差距如何来弥合?是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分步就是渐进改革的路子,这个在中间过程会出现不伦不类,能不能接受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带来特殊的转型风险?所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我们提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也非常具体的取向和政策布局,但是如何把它落到实际,转化金融供给能力和风险防范体系一个优化的过程,需要我们贡献各位非常高的的聪明才智,然后实现这个过程能够顺畅的完成。我就跟大家交流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