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11月1日资管日报
来源:基金年鉴
作者:
2021-11-01

2021年11月1日资管日报

11月1日 星期一


【北交所】10月30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与北交所上市、审核相关的4件基本业务规则及6件配套细则、指引。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企业赴北交所发行上市的制度规则基本齐备。这些业务规则将自2021年11月15日起正式实施。自北交所宣布设立以来,各路投资者踊跃加入。三季度,可投资新三板的6只公募基金产品大多数选择加仓新三板精选层股票。与此同时,券商做市、直投、资管等产品增量资金正在积极筹备入市中。


【创业板】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十二周岁生日。这12年来,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从28家增至1050家,总市值13.09万亿元;创业板公司累计股权融资10896.16亿元,资金直接投向创新创业领域,进一步推动新经济发展;616家公司复权后股价较发行价涨幅超过100%,投资回报良好。


【公募基金】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总市值5.72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8.31%。基金三季报显示,处于头部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净赎回压力较大,但尾部产品整体表现为大幅净申购,导致头部基金经理/公司规模占比持续下滑。公募机构持仓向上游资源品和新能源领域转移,对“核心资产”配置拥挤度有明显改善。另外,三季度多只迷你基金规模猛增,其中,华安安华灵活配置基金规模增长幅度最大,三季末规模为40.83亿元,环比增长约327倍。截至10月29日,该基金年内回报为10.94%。


【ETF】2021年上交所ETF规模持续增长,截至9月底上交所ETF产品达377只,总市值超万亿,三年连续复合增长率超过40%。另外,截至10月底,华夏、易方达基金权益ETF管理规模均超千亿,百亿体量的增至18家。其中,华夏基金旗下50只权益ETF最新管理规模达2124.37亿元,位居各家公募基金首位。


【高管变动】截至10月31日,公募高管变更案例达到353起。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变更比例超过50%。公募行业新聘和离任基金经理数量分别为519位和261位,人才往头部公司集中趋势更加明显。另外,券商至少有20家(含资管子公司)出现高管职位变动,数量多达60余起。进入三季度,这一变动频次似乎更显密集,仅9月至今,已有18家券商发生34起高管变动,占年内总数的超过五成,其中多半涉及高管离任(部分仍继续担任其他职务)。


【基金经理】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截至10月30日,由韩广哲管理的金鹰民族新兴表现最好,净值增长率达104.59%。紧随其后的是由王睿、孙浩中管理的信诚新兴产业A,净值增长率达103.65%;由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前海开源新经济A,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03.49%和103.25%。据天风证券统计,全市场“千亿顶流”基金经理仍有两位,张坤管理规模1057.48亿,刘彦春管理规模1029.15亿。葛兰、刘格菘、胡昕炜、谢治宇、周应波、萧楠、李晓星管理规模在500亿元以上。周蔚文、冯波、蔡向阳、曲扬、归凯、杨锐文位列400亿俱乐部,朱少醒、袁芳、赵诣、陈皓、劳杰男、郑澄然、冯明远等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元。


【公募FOF】今年以来,A股市场延续结构性行情,公募基金对固收 、FOF、ETF等产品的布局有所加速。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场新发公募FOF56只,超过去年全年新发水平。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公募FOF产品合计达到193只,总份额达1856.75亿份,其中年内新发份额为861.58亿份。其中,偏债混合和目标日期型产品数量最多,分别为75只和62只;股票型FOF基金数量最少,仅有1只;偏股混合性FOF产品也不多,仅29只。从管理规模来看,虽然目标日期型FOF产品数量仅次于偏债混合型FOF产品,但管理资产规模仅有164.08亿元,远低于偏债混合型FOF产品1136.6亿元、偏股混合型FOF产品402.34亿元的规模。


【ESG投资】10月28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责任投资(ESG)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专委会以“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需求、推动实工作、取得实成效”为宗旨,推动行业ESG投资发展,一是配合监管部门尽快完成保险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指引,为行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二是加强国内外先进ESG经验的交流,为行业搭建更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三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加速构建信息披露机制,推动形成相关标准体系;四是不断总结行业实践,加大宣传和推广,全面推动责任投资深入开展。


【银行理财】10月29日,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三季度共新发了11969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净值型、开放式净值型、非净值型产品),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1158款。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了2691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569款。多家银行三季报显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显著提速,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和占比较年初和二季度末大幅提高。理财业务转型方向也逐渐明晰,养老理财、ESG投资、科创投资成为各家银行理财公司重点转型方向。


【券商资管】10月28日,多家头部券商发布了三季报,中信证券今年以578.12亿元的营收、176.45亿元的净利润雄踞第一。具体来看,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08.79亿元,同比增长27.47%;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56.44亿元,同比增长25.63%;资管业务增长尤为亮眼,前三季度实现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85.79亿元,同比增长59.05%。东兴证券10月29日公告,拟出资5亿元设立全资资产管理子公司,从事证券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保险资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2.04万亿元,同比下降0.97%;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56亿元,同比下滑14%。另据银保监会近日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险资配置于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下文简称“基金”)的合计余额为2.73万亿元,占险资运用总余额(22.4万亿元)的12.2%,创下2019年以来新低。


【私募资管】10月26日,黑石集团近日发布三季报,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3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7万亿元。今年以来,这家PE巨头在国内地产行业疯狂扫货。年初,斥资63亿元从富力地产手中收购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城市物流园70%的股权;6月,以13亿美元从泛海手中买下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成为年内在中国交易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今年6月,还试图以236.58亿港元(折合美元30.47亿)收购SOHO中国。最新消息称,黑石正在筹备募资四支新基金,合计规模达到400亿美金。


【专项债】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加快。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各地组织发行地方债8689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5372亿元。按财政部"新增专项债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的要求,预计11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达9061亿元。今年前10个月,新增专项债发行29033亿元,其中,扣除2020年新增中小银行专项债结转额度1594亿元后,在今年额度内发行新增专项债27439亿元,发行进度为75.2%。


阅读: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