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新审核指引的下发,停滞1年有余的公募基金中基金(FOF)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更新后的审核指引增加了货币基金投资比例上限以及可投香港互认基金等内容。之前成立的公募FOF或面临修改合同的问题,业内对此意见出现分化,有基金公司表示积极修改合同,也有部分公司认为香港互认基金数量不多,将以新老划断的方式应对。
存量公募FOF修改合同意见分化
6月上旬,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向基金公司及托管人下发《基金中基金(FOF)审核指引》更新版,对比2017年的文件,新的审核指引新增了“可投资香港互认基金份额”,“投资于货币基金的比例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15%”等内容。
文件下发后,鹏华基金已按照新的指引上报了鹏华聚合多资产混合型FOF,目前等待批文的FOF也纷纷修改合同条款。不过,业内对存量FOF是否需要修改基金合同意见并不统一。
一家管理FOF产品的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直言,不打算修改存量公募FOF的基金合同。一方面是因为公募FOF持有人多为散户投资者,修改基金合同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流程非常麻烦;另一方面,自2015年香港互认基金开闸以来,获批的香港互认基金合计在20只左右,数量比较有限,并不急于将其纳入投资范围。至于货币基金投资上限的要求,基金在投资运作中会根据指引执行。
一位基金公司资产配置部负责人根据实际运作过程中的体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此前QDII基金被纳入公募FOF投资范围,但公募FOF投资海外基金的不多,原因在于,相比内地公募基金,海外基金估值周期较长,影响投资者体验。再者,海外股票市场不设涨跌停限制,波动较大,普通公募FOF一般都会控制投资海外基金的比例。“允许公募FOF投资香港互认基金,增加了投资范围,对此我们肯定是持欢迎态度。不过,事实上,包括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公募FOF投资海外基金的仍然比较少。”
中融量化精选FOF基金经理哈图表示,近年随着基金工具化程度的提高,以及QDII额度的逐步放开,FOF投资海外资产的选择途径增多,尽管相比而言公募FOF更熟悉国内管理人的投资风格,但是香港互认基金对于FOF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海外资产配置渠道。在产品设计中,将海外资产作为投资策略的重要部分,可以扩大新产品的投资范围,对原有策略的效果影响不大。
不过,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透露,FOF修改基金合同需要监管层备案,不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目前业内在按照新规执行。
公募FOF未来定位为资产配置工具
同为“基金中的基金”,普通公募FOF与养老目标基金一样,均将公募基金作为底层投资资产。不过,随着养老目标基金密集推出,普通公募FOF如何确定差异化定位,备受业内关注。
“无论是养老目标基金还是公募FOF,背后体现的都是基金公司资产配置能力,但相比而言,养老目标基金要实现养老目标,对收益稳定性、净值回撤的要求较高。为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在投资上会有不少限制条件。”上述基金公司资产配置部负责人称。他建议,未来普通公募FOF可以定位为全天候全资产配置工具,在投资周期和风险回撤要求上区别于养老目标基金,将其打造成资产配置的阵地。
哈图认为,相比养老FOF,普通FOF在追求长期稳健回报的基础上,可以更加灵活多样,突出FOF长期与绝对收益的定位目标,丰富公募基金绝对收益类产品线。或者按照细分类别的货币型FOF、股票型FOF、混合型FOF等、其他型FOF等,都是相较主流养老FOF在产品上的差异化定位。
“养老目标基金有1年至5年不等的锁定期,普通公募FOF则没有锁定期要求,因此,普通公募FOF还是有其优势所在。”一位养老目标基金经理表示,目前他所在公司仍有普通公募FOF在走审批流程,待获批之后还会继续布局这一品种。相反,该公司并不会布局更多的养老目标基金。一方面因为低风险养老目标基金无法与银行理财产品形成差异化定位,在基金品种之中与二级债基也很类似;另一方面,较高风险等级的养老目标基金锁定期太长,市场认可程度较低,目前有计划将较高风险等级的FOF设计为普通F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