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壮大消费新增长点。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务消费升级方向,突破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适应居民分层次多样性消费需求,保证基本消费经济、实惠、安全,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形成若干发展势头良好、带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老百姓对吃、穿、用的消费质量要求会进一步提高。在此前温饱型消费得到满足后,未来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领投资资金流动方向和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意见》提出,促进实物消费不断提挡升级。在住行消费方面,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总结推广住房租赁试点经验,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推进住房租赁立法,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加强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以及北方地区供暖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大城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力度。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严格汽车产品质量监管,健全质量责任追究机制。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流通体系,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实施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补贴等财税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汽车赛事等后市场。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8月份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延续了平稳发展态势。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保持较快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8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7.3%,较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8月份,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业态中,网络零售、购物中心、超市销售增速分别较上月加快1.3个、1个和0.4个百分点。
“随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消费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落实,预计消费市场平稳发展的态势仍将持续。”高峰表示。
附:梳理出几大亮点:
★促进实物消费不断提挡升级:
吃穿用消费、住行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
★推进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
文化旅游体育消费、健康养老家政消费、教育培训托幼消费。
1、吃穿用消费。
优化流通设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便利店、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促进社区生活服务集聚式发展,鼓励建设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推动闲置的传统商业综合体加快创新转型,通过改造提升推动形成一批高品位步行街,促进商圈建设与繁荣。
2、住行消费。
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总结推广住房租赁试点经验,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流通体系,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实施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补贴等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3、信息消费。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加快推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鼓励和引导居民扩大相关产品消费。升级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信息产品,重点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智慧家庭产品等新型信息产品,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汽车、服务机器人等前沿信息消费产品。
4、绿色消费。
建立绿色产品多元化供给体系,丰富节能节水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环境保护产品、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消费品生产。鼓励创建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绿色电商等流通主体,开辟绿色产品销售专区。
5、文化旅游体育消费。
深化电影发行放映机制改革。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丰富数字内容供给。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主题公园规范发展。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指导,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支持邮轮、游艇、自驾车、旅居车、通用航空等消费大众化发展,加强相关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推动体育与旅游、健康、养老等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潜在需求大的体育消费新业态。
6、健康养老家政消费。
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健全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7、教育培训托幼消费。
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有利于个体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培训机构,开发研学旅行、实践营地、特色课程等教育服务产品。抓紧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完善民办教育分类登记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职业学校股份制改革试点,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