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由于时间关系,我简短一些,把我们工作中的思考和体会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的主题讲的是资产配置,连接资产管理机构和客户之间,需要通过财富管理这样一个服务平台。基金行业的规模发展实际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从财富管理的角度,不应该是简单规模导向,而应不忘初心,始终坚持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兴业银行基金代销业务,我们也始终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的原则,我们也希望得到在座各家合作伙伴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坚持这个原则,说起来很简单,但着实不易。刚才几位领导都举到了东方证券资管的例子,我也举另一家机构(兴全基金管理公司)为例,大家看它成立不算晚,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家公募基金总只数并不算很多。各家公司产品季报出来,我每家公司,每只基金的季报都会看,发现兴全的规模及增长排名也不错。这还是在其大部分产品已限购的基础上。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都是靠投资品牌做出来的,跟你发了多少只基金没有必然的关系,东方红也不是发基金最多的。
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行业健康、可持续成长?我个人的体会是,经历了这么多年市场的起起伏伏,资管机构的管理规模要跟自己的管理能力相匹配,同时建立起相对更长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渠道、服务、投资方面进行持续的投入。知易行难,贵在坚持。现在商业银行跟各家基金公司合作是多方位的,从同业业务到资管、零售、托管。从零售方面看,就是要帮助个人客户选好合适的基金组合,基金过往业绩是一方面,我们还要看业绩是怎么来的,到底主要是市场行情因素,还是说确实体现了各家的相对优势和可持续的管理能力,这点我们兴业银行在选择上是非常看重的。
虽然人手非常有限,但我们坚持了多年,在重点合作产品方面,一定要和投资管理团队在售前、售后作多次深入的交流。今天我来北京开会,也约了刚刚发行结束产品的基金经理聊市场变化和建仓策略。基金产品作为虚拟产品和实物商品是不一样的,质量并不是销售出去后就是确定的,而银行财富管理的价值,就是在整个服务过程中要做相应的跟踪:不同的产品,投资理念、策略、风格不同,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业绩也会差异化,几乎没有全天候适应的产品。这里面引出了今天讨论的资产配置及动态调整的必要性,这是我们必须帮助客户做的。有的客户经常问我们基层的同事,为什么这只基金之前表现都很好,到了今年为什么就不行了呢?
基金评价机构更多的是按照基金来做相应的评价。我们最近在做的一件事情,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接下来要对投资团队做相应的分类和分析。投资经理我们要去分析它的投资风格是什么样的,它有没有出现风格的漂移,会否受一些短期利益的驱动。我们一方面持续要做前期的调研工作,然后我们怎么把信息通过概括整理,有效的、简约地传递到一线基层去,这是我们的挑战,我们如何提升我们的销售队伍,真正提炼出真正对客户有价值、有帮助的信息,又让他们能够接受和认可。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
互联网渠道,包括委外都是这两年比较热门的,但是基金销售的零售渠道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要说到东方证券资管,在2015年6月份以后股灾到最近,两年多的时间,他们在渠道各地做了一千多场投资者教育活动,什么概念呢?平均每天超过一场,现在兴业银行渠道,我们鼓励做小型的沙龙,有的合作基金公司覆盖到了一家家的支行网点,支行组织的七、八位客户的沙龙活动,公司渠道同事也过来做交流,不仅是在产品发行前。我想确实长期的投入,不光是对个别的公司,我们这样个别的销售渠道,对整个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