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SG双周报(第47期)
来源:可持续投资与ESG研究
作者:
2025-01-21

  【总览】

  一、国际ESG动态

  1.欧盟可持续金融平台公布简化和扩大欧盟分类法的提案

  2.欧盟改善公司董事会性别平衡的指令生效

  3.欧洲银行管理局发布ESG风险管理最终指南

  4.日本交易所集团JPX推出可持续发展信息搜索工具

  5.韩国环境部发布绿色分类体系修订方案

  二、国内ESG动态

  1.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印发“指南”推动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

  2.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

  3.我国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双年透明度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四次两年更新报告》

  4.《上海市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实施方案(试行)》发布

  5.去年A股ESG信披率近42%碳排放数据披露率仅两成

  【详细】

  一、国际ESG动态

  1.欧盟可持续金融平台公布简化和扩大欧盟分类法的提案

  可持续金融平台(PSF)是由欧盟委员会授权的专家小组,负责为欧盟可持续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该平台宣布就一系列欧盟分类法的更新提议启动新一轮磋商,旨在简化和扩大定义可持续经济活动的分类体系。欧盟分类法是欧盟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建立一套分类系统,对在实现六个既定环境目标中的至少一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且不会对其他目标造成重大损害(DNSH)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这六个目标包括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和海洋资源、向循环经济转型、污染防治以及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2.欧盟改善公司董事会性别平衡的指令生效

  欧盟官网1月3日报道,《公司董事会性别平衡指令》(Gender Balance on Corporate Boards Directive)于2024年底生效,旨在使所有欧盟成员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的性别比例更加平衡。该指令为欧盟大型上市公司设定了一个目标:在2026年6月30日之前,公司必须保证女性成员在非执行董事中的比例达到40%,在所有董事会成员中的比例达到33%。欧盟认为需要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规则以推动性别平衡要求的执行,成员国必须将该指令的规则转化为其国家立法。

  3.欧洲银行管理局发布ESG风险管理最终指南

  1月9日,欧洲银行管理局(EBA)发布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管理最终指南。指南规定了机构识别、衡量、管理和监控ESG风险的要求,包括通过旨在确保其短期、中期和长期韧性的计划。指南明确了机构应根据资本要求指令(CRD6)制定的内部流程和ESG风险管理安排的要求。随着ESG风险加剧以及欧盟向更可持续的经济转型,它们将有助于确保机构的安全和稳健。该指南明确了机构监控和应对ESG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而制定的计划内容,包括在2050年实现欧盟气候中和目标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些计划将支持机构为转型做好准备,并应与机构根据欧盟其他立法制定或披露的转型计划保持一致。该指南将于2026年1月11日起适用,但小型和非复杂机构除外,其最迟将于2027年1月11日起适用。

  4.日本交易所集团JPX推出可持续发展信息搜索工具

  近日,日本交易所集团(JPX)和JPX市场创新与研究公司为东京证券交易所(TSE)上市公司推出了“JPX可持续发展信息搜索工具(测试版)”,旨在加强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的披露。该工具主要特点在于,用户可以按ESG主题、公司、出版物类型和年份进行自定义搜索,能够同时查看多家公司信息并比较分析,并且为免费提供。测试版本旨在收集用户反馈,以便在更广泛部署之前完善其功能。但由于还处于测试阶段,目前仅限于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使用。

  5.韩国环境部发布绿色分类体系修订方案

  近日,韩国环境部表示,为提高金融投资的实效性,发布了绿色分类体系修订方案。韩国绿色分类体系提出了“绿色经济活动”的原则和标准,以实现包括气候变化和环境改善在内的六大环境目标。此次修订方案新设了4个环境目标、10项经济活动,并对21项经济活动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四个新目标包括:水资源目标(如何利用泄露的地下水)、循环经济目标(减少塑料包装使用及从废物中回收能源)、污染减少目标(减少土壤污染和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生物多样性目标(在《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2023)》基础上进行补充,积极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绿色分类制度的修订,确立了与各种环境目标相关的新的国内绿色经济活动,明确了判断标准,扩大了投资,在绿色领域使用绿色分类体系将带来整体环境的改善,成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杠杆。

  二、国内ESG动态

  1.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印发“指南”推动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

  1月2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简称《工作指引》),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产品碳足迹标准编制的重要依据。《工作指引》按照“急用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研制。鼓励各方积极参与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修订,确保实现2027年前制定100项和2030年前制定200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的目标,促进国内国际标准衔接互认。《工作指引》从明确标准制定路线与技术要求、协调各类标准协同发力、促进标准有序衔接和实施应用、加强标准国际交流衔接四个方面提出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目标和要求,与现有产品碳足迹相关政策在内容上全面衔接,重点任务更细化、措施手段更聚焦。

  2.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

  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英民指出,生态环境部门要主动与金融部门一道,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撑美丽中国建设。一是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有效衔接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等,统筹谋划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中国建设项目。二是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全国碳市场扩围相关工作,拓宽EOD项目融资渠道,支持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探索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模式。三是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加快制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健全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四是加强部门协同力度,健全项目推介机制,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强化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努力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3.我国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双年透明度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四次两年更新报告》

  生态环境部1月10日消息,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相关决定要求,2024年12月31日,我国如期向《公约》秘书处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双年透明度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四次两年更新报告》。两份报告全面反映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行动及其进展和成效,展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积极贡献。

  本次提交的两份报告内容包括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国家自主贡献进展,减缓政策行动及其减排效果,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需求及获得的支持等信息,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对气候变化基本信息。

  报告全面阐述了我国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施进展。各项目标实施进度符合预期,其中森林蓄积量和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提前实现目标。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损失损害,分享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经验。此外,报告还梳理了我国获得的支持情况及到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需求。

  4.《上海市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实施方案(试行)》发布

  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上海市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实施方案(试行)》(简称《实施方案》),统筹开展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各项工作,加大金融等政策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助力美丽上海建设。

  《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总体目标、职责分工、适用范围、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根据《实施方案》,2024年底前,编制《上海市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格式》,启动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系统试运行。2025年,相关部门将组织并指导首批企业试点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填报,根据试点情况完善披露格式和信息系统功能。2026年,持续推动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扩面提质,广泛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格式(2025年版)》随本次《实施方案》一同发布,披露框架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环境管理、环境气候风险与机遇、环境气候相关战略、环境绩效、附加模块等。

  5.去年A股ESG信披率近42%碳排放数据披露率仅两成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Wind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的数量逐年增加。以每年12月31日A股成分股为基准,2024年共有2233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ESG独立报告,披露率为41.86%,同比增加5.39个百分点。按行业分类来看,金融依旧是披露率最高的行业,达91.8%。接下来,依次是公用事业、能源、房地产、电信服务等,披露率最低的行业是信息技术,为32.83%。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有1088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碳排放数据,占A股总数比例为20.39%,同比增加5.11个百分点,这一水平远低于ESG整体信披率。与ESG信披率类似,各行业碳排放披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行业碳排放强度中位数也存在明显差异,公用事业碳排放强度中位数最高,达262.91吨二氧化碳/百万元营收。

  说明:以上内容根据网络资讯信息进行整理,仅供参考。

  ESG咨询:010-85822148。


阅读: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