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专区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2020-2021)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
作者:
2021-09-09

  


      第一章 ESG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ESG概念的产生与特点

  当今社会,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红利的同时,也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约束及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挑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环境、社会风险识别、防范和化解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而以此为要旨的生产投资方式成为社会各界研究探讨的热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2年在其金融倡议中提出:“建议金融机构在决策时考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实现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平衡。2006年,高盛发布了研究报告,较早地将环境、社会和治理概念整合在一起,明确提出ESG概念。此后,国际组织和投资机构将ESG概念不断深化,针对ESG的三个方面演化出了全面、系统的信息披露标准和绩效评估方法,成为一套完整的ESG理念体系;国际主要投资公司也逐步推出ESG投资产品。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简称,相较于传统的基于从财务绩效评估企业基本面的投资方法,ESG关注的是企业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和公司治理绩效。相对于ESG理念提出之前国际流行的责任投资、可持续投资等理念,ESG更加全面地考量企业经营和投资活动对环境可持续的影响,以及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更加强调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方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关系;更加关注反映短中长期战略效果的不同指标之间的平衡。①

  ESG与社会责任投资理念一脉相承,是责任投资的延续与发展,目前已成为深化可持续发展、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和投资效益的重要工具。

  ESG的特点主要是:

  第一,ESG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生性要求。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往往更多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总量,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当一国经济降速换挡,进入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发展阶段时,ESG理念的提出正是经济增速,转为的必然要求,由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本身决定。

  第二,ESG理念更强调非财务指标,是一整套方法论和理念指引。

  第三,ESG理念主要应用于公司治理及投资领域实践。一方面,在公司治理上,ESG引导企业将社会公众利益引入到企业价值体系,从而更加注重企业行为带来的企业与社会价值共同提升。另一方面,在投资领域,投资人通过开发ESG投研方法和利用ESG投资工具来筛选识别并优先支持对于社会及环境更为有利的企业,规避环境等风险,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长期回报。

  总的来看,ESG理念把环境、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的利益主体诉求有机统一在一套体系中,内嵌入经济循环和到企业成长过程,有利于更好引导地企业微观行为,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ESG的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

  21世纪第二和第三个十年,大自然向人类发出一连串尖锐的警报。塑料污染、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不断冲击人类社会,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重大破坏和尖锐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ESG理念纳入发展质量考量范畴,并建立起ESG信息披露和评价。一些国际组织陆续对ESG理念发布了多种框架和指引,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引、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协定、OECD的公司治理指引、多国企业指导纲领,以及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等。其中,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不仅发布可持续发展的披露指标和内容,还对指南定期评估,供机构高效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SASB则为10个领域的80多个行业制定了可持续会计准则。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UNEP-FI)、责任投资倡议组织(UN-PRI)和全球契约(UNGC)等国际组织对ESG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目前,全球已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易机构提出了ESG信息披露的要求。其中多数为鼓励型披露,部分交易所采用强制披露,还有一些交易所采取“不遵守就解释”的规定,并明确需要披露的“关键绩效指标”。这些框架和指引为企业在ESG信息披露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成为企业建立ESG体系的重要参考。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机构开始调整自身战略,将ESG作为业务活动和投资决策的标准。过去10年中,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投资者对ESG问题的关注发生了极大转变。以往责任投资考量可能只是对财务风险的可选和补充考虑,但如今已逐渐成为核心投资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跨国公司都非常重视ESG理念,且设置了ESG战略。以英国保诚集团为例,ESG理念已经纳入集团寿险业务和投资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一方面,在自身经营中力求最小化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②;另一方面,在对外投资中不断加大对于可持续类资产的投入,并长期坚持责任投资原则。在投资前尽职调查中,ESG因素被列为重要的调查因素,将被认为有不可接受行为的公司排除在投资清单之外。在投资后,与被投资者保持持续性的沟通,积极掌控ESG相关风险和机遇。在资产配置方面,对投资组合进行持续筛选和检查,持续评价整体投资组合的减碳程度,积极支持为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

  在中国,绿色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动力和途径,支持绿色发展的绿色金融则在2016年以后得到快速发展。2016年8月31日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绿色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做出了制度安排。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2021年3月“两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指引下,ESG理念在中国快速传播,“ESG”成为热词,ESG投资理念逐步成为资产管理机构的共同价值观,一些优秀的投资机构正在将ESG管理整合进投资管理的整个寿命周期中。在股票市场,发布ESG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也开始关注ESG并采取行动。与此同时,研究ESG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第三方机构正在不断深化ESG研究,丰富ESG相关投资产品。


  更多内容,请点击下载附件: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2020-2021).pdf

  (PDF内存54.7MB,请耐心打开)


阅读: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