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日报@基金年鉴
10月26日 星期一
【养老金】日前从人社部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全面完成,惠及超过1.2亿退休人员。同时,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工作全面推进,已有26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截至三季度末,已有24个省份启动基金委托投资,合同金额1.1万亿元,到账9757亿元,其中21个省份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
【深港ETF互通】继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基金互认等一系列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举措之后,ETF互联互通也得以成行。10月23日,深港ETF互通开通仪式在深交所大厅举行,深港两地4只深港ETF互通产品在深交所、港交所同步上市。今年8月份,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分别准予2只深港ETF互通产品注册,由内地及香港基金管理人分别设立2只ETF产品,投资于对方市场的单只目标ETF,产品成立后分别在深交所和港交所上市交易。在内地,首批参与深港ETF互通的两只ETF分别是银华工银南方东英标普中国新经济ETF和嘉实恒生中国企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在港交所同步挂牌上市的两只ETF分别为南方东英银华中证5G通信主题ETF及恒生嘉实沪深300指数ETF。具体来说,新经济ETF和H股50ETF通过QDII将不低于90%的基金净资产投资于在港交所上市的单只目标ETF;而南方中证5G和恒生沪深300将通过QFII分别将不低于90%的基金净资产投资于在深交所上市的单只目标ETF。深交所ETF包含了跟踪沪深300、深成指、深100、中小板和创业板等市场核心指数的重点产品。截至2020年10月22日,在深交所上市的ETF共107只,管理资产规模达1932.80亿元人民币。
【摊余成本法债基】截至10月24日,9月份以来新申报的中长期限定开债基数量多达31只,全年申报该类型产品数量已达90只,且目前处于发行期的摊余成本法债基达7只。从募集规模看,今年以来已有78只摊余成本法债基陆续成立,超过去年全年的56只;募集总规模为4439.94亿元,比上一年度猛增910.37亿元,增幅为25.79%。从基金公司角度看,今年以来共有68家基金管理人陆续成立了78只摊余成本法债基。其中,浦银安盛、易方达基金各发行2只摊余成本法债基,募集总规模分别为159.9亿元、159.73亿元,位居前两名;东证资管以136.1亿元总规模位居第三;创金合信基金、新华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等多家公司旗下产品募集总规模也超过90亿元。